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人民网南昌8月19日电(时雨)城乡供水矛盾不断加剧、农业灌溉取水愈发困难、交通航运受阻明显、水质下降趋势明显、湿地候鸟受严重影响……面对鄱阳湖年有纪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19日,江西省鄱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鄱阳湖秋冬枯水常态化和趋势性的新变化,造成枯水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引发的鄱阳湖生态、民生问题日益突出。
沿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影响
由于水质、水位同时下降,导致湖区百姓用水更加困难。沿湖万城镇居民和4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其中从鄱阳湖直接取水的都昌县、庐山市、湖口县涉及人员过百万。
“例如,今年上饶鄱阳县个别村水压不足、供水不足,需要通过应急送水解决供水问题,一方面每天安排桶装水免费送给居民,临时缓解日常用水困难。另一方面选取合适位置增设加压设备,安装高功率水泵,解决居民供水高峰期的用水问题。”江西省鄱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湖区水质下降的情况下,受湖区水位低等因素影响,水源地水质变得更加不稳定,个别时间段甚至出现了劣于三类水质情况,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农业灌溉取水愈发困难交通航运受阻明显
据多年数据统计,年至今,湖区发生严重干旱10多次,受低枯水位的影响,沿湖万亩农作物灌溉水源不足,绝大部分农业灌溉蓄水工程无水可供,进一步加剧湖区引、提水的困难,造成湖区农业不同程度的旱灾损失。
该负责人介绍,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后,江西省赣江、信江等主要航道通航条件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航道水深、流量等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级航道乃至水运优势和效益的发挥。今年,对赣江、信江航道的影响主要在赣江龙头山枢纽以下及信江双港枢纽以下天然航道,表现为航道水深、宽度、弯曲半径减小,通航条件恶化,通航能力降低。
“按目前的趋势研判,赣江丰城市龙头山以下天然航段极有可能出现历史最低水位,同时枯水期龙头山枢纽、新干枢纽等下泄流量难以得到保障,枯水期赣江龙头山枢纽以下航道水深无法达到维护标准的时间将大幅增加,全年水深保证率将难以达到95%以上。”该负责人介绍,枯水期航道明显不能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水运量快速增长的要求,通航能力降低,导致船舶装载量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运输效益下降。
水质下降趋势明显水生生物生境困难
据悉,持续长时间高温气候条件下,湖底大范围裸露,水质下降趋势明显。根据鄱阳湖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显示,今年8月,鄱阳湖全湖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随着高温干旱持续,水质恶化情形将进一步加剧。同时,高温干旱造成蓝藻水华频发。持续高温使耐热的生物蓝藻占据优势生长地位,在封闭的湖湾区、流速较慢的滩区等易造成蓝藻水华。
“年,鄱阳湖枯水期明显提前,对湿地候鸟产生多方面影响。”江西省鄱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鄱阳湖碟形湖水量大幅减少甚至干涸,鱼虾螺蚌几近死亡,候鸟食物缺乏,且湖区水量不足、水质不好,这都严重影响鸟类分布和数量。长时间湖滩大面积裸露,洲滩出现太早,水生、湿生、旱生植物都过早生长,越冬候鸟来时,植被纤维化严重,同时由于湿地地表水不断下渗,湿地泥土变硬,导致鸟类迁移,“事实证明,湖区什么地方湿地植被丰富,环境优美,湿地湿润,这个地方鸟类分布就集中,分布频率就大。”该负责人介绍,持续干旱,影响候鸟生存栖息,因此,鄱阳湖持续干旱,将严重影响候鸟生存、栖息、觅食、迁飞,预计冬季候鸟迁飞动态性强,呈多点散发态势,甚至与湖区沿线村庄农业空间、农民生活空间发生重叠或冲突。
此外,由于枯水,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育肥场面积逐渐缩小,质量不断下降,湖中鱼类种群结构受到影响。“湖中鱼类由上世纪的种减少为年的96种,衰退趋势明显。种苗从90多亿锐减到一两亿。银鱼、刀鲚、鲥鱼等鄱阳湖珍稀鱼类近乎绝迹。”该负责人介绍,“特别是鄱阳湖水位降低、水域面积减小,压缩了江豚的活动空间,加剧了豚类生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矛盾。低枯水位时江豚因缺乏食物饿死或搁浅致死时有发生,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江豚搁浅的风险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