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日凌晨,时任宜春丰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杨致贵带队抓捕一名在逃人员,在抓捕过程中嫌疑人持刀反抗,杨致贵为保护战友第一个冲了上去,扣住嫌疑人双手欲将刀夺下,制服过程中杨致贵不幸被刺中胸部,因伤势过重以身殉职,终年40岁。
年,杨致贵烈士的儿子杨谷雨从警校毕业,他继承父志,来到父亲生前战斗过的丰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接续父亲的警察梦,用英勇和担当续写着两代公安人的故事。
▲杨谷雨抱着女儿在杨致贵遗像前
父亲勇擒歹徒壮烈牺牲
年,刚从部队退伍回来,分配到丰城市公安局铁路派出所当民警的杨致贵,一上班就说“我一来要请大家多帮助,二请领导多给我分配些破案任务。”当地盛产百合,因价钱高,盗窃百合的案件频频发生,损害农民利益。杨致贵接到任务后,连续数日潜伏在稻草田里,当时正逢三伏天,蚊子叮,虫蚁多,白天热,夜里闷。然而,杨致贵硬是挺了下去,最后将盗窃百合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从事公安刑侦工作后,杨致贵深感自己的业务水平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他虚心好学,自费订阅了相关报刊杂志。平时,忙里偷闲收集剪辑了两大报刊发表的有关业务方面的学习资料,通过自身努力顺利通过了13门刑侦自学考试课程。此外,杨致贵还通过和其他同事的办案实践,研究探讨业务理论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把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撰写成论文,一篇篇地往专业报刊投寄。
在侦破一个团伙拎包盗窃的案件中,杨致贵通过对该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地点、对象等方面的审查,写了《当前拎包盗窃案的特点及其对策》、《抢劫案件的新变化及处置对策》等论文,从刑侦改革到办案技巧再到如何提高办案质量进行深入探讨。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当时在全国公安战线引起反响。
十多年的刑警生涯,杨致贵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数百起,抓获各类刑事犯罪分子近千名,追捕逃犯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办案过程中,他总是叮嘱身边战友,一要胆大,二要心细,随机应变,自己总是一直冲在前头。为丰城公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被评为“最佳破案能手”,“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侦破能手”,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年10月1日凌晨,杨致贵带队抓捕一名在逃人员,在抓捕过程中嫌疑人持刀反抗,杨致贵为保护战友第一个冲了上去,扣住嫌疑人双手欲将刀夺下,制服过程中杨致贵不幸被刺中胸,因伤势过重以身殉职,终年40岁。勇擒歹徒壮烈牺牲,杨致贵被公安部追授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儿子抓捕嫌犯被车拖行
杨致贵牺牲时,其儿子杨谷雨只有13岁。
打开衣柜,杨致贵穿过的警服仍整齐的挂着。“小时候,我很喜欢这身绿色的警服,特别是这个警帽,戴上觉得自己也像个警察。”
年,杨谷雨从警校毕业,他继承父志,来到父亲生前战斗过的丰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接续父亲的警察梦。
“我想离父亲近一些。”当问到为什么选择警察这个职业,杨谷雨非常坚定的回答。
父亲英勇无畏的精神早已融入儿子的血液里。参加工作时,杨谷雨选择了刑警,去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去寻找父亲曾经的追求,去感受父亲的气息。
年,杨谷雨在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时,被车辆拖行多米,危急关头,杨谷雨纵身一跃跳进车里,将嫌疑人抓获并控制住车辆。
在杨谷雨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杨致贵并不是一个身披光环、颇具威严的警察父亲,而是一个很忙的父亲、没有时间和他交流的父亲。
年1月,为缉拿丰城市铁路镇邮电所特大持枪抢劫嫌疑犯游旺某、曾某归案,根据线索,杨致贵带领刑警驱车日夜兼程来到广东,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连夜清查了相关暂住人口情况。随后,他身先士卒,在各工地工棚逐一清查,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杨谷雨清楚地记得,在他10岁生日时,父亲答应他全家一起去南昌动物园,他因此兴奋得一晚没有睡觉。可约定出发的时间,父亲因为一个突发的案子爽约了,他十分失望。
全力以赴
是父亲教给他最重要的事
时间在变,但是公安工作的忙碌没变。
刑侦工作没有规律,有时半夜赶往现场,有时外出办案几天不能回家。成为一名警察后,他很理解父亲。“工作就要全力以赴,是父亲从警的坚持,也是教给我最重要的事。”
杨谷雨是一个体格健壮、憨厚少言的小伙子。因为是烈士的后代,遇到危险性较重的任务时,大队领导出于关爱不安排他去,但他从来不“领情”,每次行动都争着去,去了就冲锋在前。
8年的刑警生涯,杨谷雨每年都有多天在办案地或单位吃住,他每年抓获的各类犯罪嫌疑人至少有50名。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杨谷雨主动请缨,请求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最终如愿进入了市公安局扫黑除恶工作组。
接到新的任务后,他一心扑在了案件侦办上,从一条条举报线索中抽丝剥茧,寻找案件突破口,工作不分昼夜,常常出差颠簸,在家的时间更少了。
12年的从警经历,对杨谷雨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沿着父亲杨致贵的足迹走来,杨谷雨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体会到了父亲当年的辛苦与责任,也理解了父亲对维护法纪的坚持。“父亲是我的榜样,要对得起英雄的父亲,对得起‘人民警察’的称谓,我会继续朝着他指引的方向一路向前……”
有时一个人静静地在书房里,杨谷雨会习惯性地打开抽屉,小心翼翼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父亲留下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的是父亲工作和学习的点点滴滴,小时候我看不懂,现在,每次翻看它都让我感觉到我在和父亲并肩战斗。”
来源:江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