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不当高管当农民,他放弃年薪十几万的煤矿企业高管职位,回乡当起了“农民”,支援家乡扶贫事业,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从根源上助力脱贫攻坚,为贫困群众筑牢了致富之路。他,便是丰城市泉港文缘苗圃合作社理事长于文远。
遍山的树木绿意盎然,散养的小鸡在山林中寻觅食物,田间散发出悠悠药香,令人神清气爽,仿佛步入世外桃源——这就是文缘苗圃合作社基地。谁能想到,80年代出生的于文远在年放弃年薪十几万的煤矿企业高管不做回乡当起了“农民”,创办文缘苗圃合作社,支援家乡扶贫事业,用爱书写着人生“奉献”两字……
谈及他的创业经历和扶贫事业,于文远漫步在山路上娓娓道来:“近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可以不出远门就能致富,但还有相当多的贫困户因为缺少技术和资金挣扎在贫困线,家里荒芜土地又无人耕种。这一点,深深的刺激着我,我就想有什么办法能把土地盘活的同时,又让家乡的贫困家庭早日走上‘两不愁、三保障’之路。”
找准创业好路子,帮摘“贫穷”帽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城郊农家乐吃饭的于文远,发现饭桌上的土鸡炖汤全然没了年幼时土鸡甘醇的味道。朋友告诉他,如今农户自己养的鸡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到外面想吃纯正的土鸡是非常困难的。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文远想起家乡村民丰富的资源,觉得散养纯正土鸡市场前景广阔。说干就干,年2月,他辞去某煤矿总经理的职务,将丰城市泉港镇泉山村闲置的亩土地承包起来,搞生态养殖,返乡当起了农民。
彼时,于文远从湖北引进了0只五黑鸡。经过精心养殖,五黑鸡长势喜人,但却遇上了绿壳蛋和滞销难题。于是,于文远试着通过网络销售——经过包装后,绿壳蛋在朋友圈和淘宝店里上架了,一天居然卖出了多个,每个价格达到2.5元,土鸡也卖到了50元一斤。一传十,十传百,甚至有很多南昌市民慕名前往养殖基地参观,并订购土鸡。逐渐地,于文远接到了许多家庭整年的供需订单。养殖第一年,于文远的合作社便获利近10万元。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于文远一鼓作气,又和几个大型超市、众购平台达成了供应合作。
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少不了荆棘。贫困户养殖技术有限,鸡苗又很难成活。于文远思忖良久,于年推出了“爱心鸡·脱贫蛋”的扶贫项目——通过打造贫困户养殖、合作社提供技术再回购鸡蛋的“订单农业”模式,让贫困户脱贫。他在省级贫困村荷湖杜家村和市级贫困村泉港谭埠村发放“文缘谷、爱心鸡·脱贫蛋”总计金额5万元的青年鸡只,直接受益贫困户达30余户。同时,他还免费为贫困户销售“虫草鸡”余只、回收土鸡蛋余个,助农增收达3万余元。年年底,丰城市泉港镇泉山村贫困户龚玉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年64岁的他是泉港镇文缘苗圃专业合作社社员。他家饲养的30只特种绿壳鸡自年下半年开始陆续产蛋,全年卖蛋收入达余元——脱贫为期不远了。
迈开发展新步子,走上“致富”路
在外打拼多年,于文远有着独特的致富眼光——种植苗圃、油茶、中草药等。城市绿化苗木跑火,他就包亩山地栽种景观苗木;茶油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他便改造了亩高产油茶林;国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他又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种上了亩吴茱萸药材苗……“看着自己的创业成果,数百亩林地披上‘绿衣’,自己富了,乡亲们收入增加了,我们很开心,返乡当农民也值了。”于文远感慨道。
当看到当地百姓的油茶籽滞销,他南下来到海南等地寻找销路。自年起,于文远就以高出市场价近2毛的价钱大量收购滞销的油茶籽。年年底,泉港坑里村金坊组朱双*家里采摘的多斤油茶籽滞销,眼看快过年了,家里又急需用钱。于文远得知后,主动找到朱双*联系销路,当时在市场价已经跌至8.5元/斤,于文远却还卖到了9元/斤,足足多卖了余元。泉港镇泉山村的刘国如夫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茶籽农忙的时候,他们都会来到于文远这务工,一个来月就能赚到元左右。此外,他们还帮助于文远管理苗圃、中草药等,每年收入近万元,真正做到了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4月,泉港镇纪委书记聂*琴告诉于文远,稂洲的蔬菜基地经济效益不高,想让他接手发展中草药基地。于文远二话不说,主动将其转化为牧草种苗种植基地,并吸收了30余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如今,文缘苗圃合作社绿意盎然,经过四年的摸索,面积从百亩变为数千亩,在荷湖杜家、泉港等地拥有六个基地,承接大量油茶园管理,景观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等服务,打造了集中草药、牧草、油茶种植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文缘苗圃合作社也被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年“省级示范合作社”。于文远也被评为“优秀乡村致富带头人”,吸纳为“宜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丰城市青创团工委委员”和“丰城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他的扶贫事迹引起了热烈反响,被提名为丰城市“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丰城市义工联泉港工作站站长。
开好扶贫好方子,共奔“小康”梦
喝水不忘挖井人。年,于文远提出建立富硒黑鸡养殖基地,让贫困户以资金入股,采取“保底保息+企业分红”合作模式,共享企业发展的红利。贫困户纷纷与他签订了富硒黑鸡托养协议。建鸡舍、进鸡苗、勤喂养,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初,于文远给泉港镇户贫困户分红近12万元。他还在自己的基地上建起了扶贫车间,以每月不低于1元的工资吸纳贫困户11人就业,其中包括4名年轻的贫困户子女,主要从事苗木、蔬菜和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等。
年春节,得知贫困户于幼明一家无稳定收入,并且还有2个小孩在读书。于文远说:“我出5万元到南昌蔬菜基地投资,你去那里管理就算入股了。”年,于幼明一家在于文远的帮助下顺利脱贫。年,他家盖起了新房子,两个小孩也顺利大学毕业。5年过去了,如今的于幼明不但有元/月的工资收入,还可以领取年终分红。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你们需要中草药技术不要不好意思开口,尽管问我。”于文远一边与村民们拉家常,一边向他们大力推广中草药种植。以往,当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是缺技术就是缺致富产业,泉港镇小木村驻村第一书记熊荣华得知后,就和于文远一起商量利用村里的荒山发展“帮扶种植中草药”致富产业。由于于文远一直从事枳壳等中草药育苗工作,与北京汉广集团樟树分公司总经理也比较熟悉,他找到北京汉广集团洽谈。他们商定,在泉港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千亩中草药基地。他们按照合作社提供枳壳种苗和技术、周边农户种植中草药、集团以比市场价高约2角钱回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奔小康。
据不完全统计,于文远创办的企业为当地群众及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多个。他带领了户贫困户发展富硒黑鸡产业,发展绿壳鸡蛋养殖农户余户,吸引8名在外青年回乡发展,精准帮扶贫困青年10余名,养殖户及需务工人员纷至沓来。
对于未来,于文远充满信心——合作社正朝着他的既定目标发展。如今,他让贫困村民享受到了实惠,成为精准脱贫的典范,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迈步在山间小道,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于文远还打算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从高管到农民,于文远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