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沈锡权余贤红赖星
11月24日,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七年前的11月24日,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原丰城三期发电厂(以下简称“丰电三期”)发生特大事故,造成73人死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力行业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一张照片,记录了当年冷却塔坍塌后的景象,被称为“黑暗之瞳”“死亡之眼”。
事故发生后,许多人都认为丰电三期这个“烂摊子”必死无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它不仅活了下来,还一跃成为华中电网三强之一,跻身江西单体规模最大的火电厂,全省每十度电就有一度从这里发出。
这七年间,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记者为此专程进行了回访。
废墟中“爬”起来,“烂摊子”没有烂尾两年前,国家有关部门计划拍摄一部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纪录片。他们发现,包括天津港爆炸事件、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在内的五起特大事故中,只有丰电三期活了下来。
“没有人能想到,丰电三期能在废墟中爬起来。”丰城发电厂党委书记伍健说。
年重新投产的丰城发电厂。(受访者供图)
丰电三期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在电力建造史上都是罕见的。江西电力系统的建设项目因此全部被叫停,国内火电项目建设也一度放慢步伐。
项目在发生特大事故后停工并被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和煤电停建项目“黑名单”,重新办理项目复建手续困难重重。
是放弃还是重建?是另起炉灶还是局部改造?一时间,业主方担忧、承包方抗拒、参建各方害怕,社会各界谈“丰”色变,谁也不知道项目该何去何从,以至于丰电三期项目停工的3年时间里,现场未做过保护措施,现场钢管、钢筋锈蚀严重。
放弃,对丰电和赣能股份来说就是死路一条。
丰电三期扩建项目是江西省投资集团下属赣能股份投资建设的江西省重点项目,动态投资额67.9亿元。事故发生前,丰电三期已投入30多亿元,包括土建、设备主机等。
“如果项目彻底黄了,这些投资都将打水漂。按现在的造价,重新建设一个同等规模电厂,投资至少80亿元。”赣能股份原党委书记陈万波说。
事故整改期间,揭小健走马上任江西省投资集团党委书记。在他看来,没有项目的重建,再深刻的整改都是表面文章。“如果事故整改后留下的是一个破产项目,我们怎么向逝去的生命交代?怎么向党和国家、向人民交代?”
但重建并非易事。
“我们一开始把问题想简单了,以为写写报告、写写检讨,再等上一年半载就能复工。”伍健说,事实证明,复工之路远比想象得艰难许多。
“出这么大事,还想复工?”一开始,就有人不客气地泼冷水,甚至直言“丰电要重建,首先要换人接盘”。更难的在于无先例可循,在世界电力建造史上没有参照的对象。
迷茫中,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找问题,拉清单,列台账,用巡视整改的方式抓事故整改!对照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丰电三期项目团队一字一句抠,梳理出23个具体问题、多条整改措施,补齐49份项目必要支持性文件,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余次。
针对事故“风暴眼”——7号冷却塔,丰电三期邀请国内顶尖检测机构对钢筋、人字柱等进行权威鉴定,光冷却塔筒壁加固方案论证就花了半年时间。
一件件事落地,希望逐渐显现。
事故发生三年后,丰电三期项目顺利移出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和煤电停建项目名单,年重启工程建设。
取得复工资格只是开始,之后的每一步都挑战重重。
项目停工后几年时间里,人工费、设备、基材等价格普遍上涨,几乎所有合同都不能正常履约。参建各方一度相互指责,责任推来推去。
“一旦陷入法律纠纷的旋涡,项目复工必将在经年累月的诉讼中遥遥无期。”赣能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叶荣介绍,参建各方对上百份合同逐一谈判,克服分歧,在一个战壕里作战。其中,光业主单位与总包单位就经过三个月共五轮谈判才达成一致。
严格科学施工、狠抓安全管理……又是一个3年,丰电三期终于在年底顺利完工投产。这期间有太多值得说道的故事。
从年丰电三期扩建工程开工算起,来自总包单位的刘晓明在这个项目上共待8年。这8年间,刘晓明驻守丰城,妻女留在武汉。他常对项目部成员说:“每过一天,就离发电近一天。”
年盛夏,7号机组开始冲击“试运行”(个小时不间断满负荷运行)。期间,刘晓明平均每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不敢漏听一个电话。为了方便沟通,他给各单位负责人配备了同型号对讲机。
难得休息时,他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经常打开对讲机放在枕头边,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听着熟悉的嘈杂声,反倒能睡着。
“10、9、8……3、2、1!”年7月20日,集中控制室内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丰电三期项目7号机组顺利通过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大屏幕上,各项数值不停跳动,多色的指示灯渐次闪烁。看着发电度数由“0”变成“1”,刘晓明流泪了,那是一种历经千辛万苦后的释放。
“第一度电发出,就像婴儿呱呱坠地。钢筋水泥仿佛有了生命。”他第一时间把并网发电的消息发到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