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源深远,道教文化深厚。在全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江西有5处小洞天,12处福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以下按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洞天福地顺序排列)
庐山迎客松1、庐山
道教南天师道发祥地,中国道教完成由民间走向殿堂的地方,中国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太虚观(简寂观)代表了中国道教由民间走向殿堂的大趋势,道教第八小洞天、第四十七福地所在地。
由于道教人物、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年--年)隐居庐山,庐山也是中医“杏林”文化的发祥地,“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杏林高手”、“誉满杏林”等赞美一个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成语均出自庐山。
也因为陶渊明(或年--年)本就是浔阳柴桑人,辞官隐居庐山,慧远(年--年)驻锡庐山,建东林寺,陆修静(年--年)常住庐山十年,建简寂观,“虎溪三笑”的文化典故也出自庐山,他们三人分别代表儒、释、道,三教合一、和谐共处的思想也发源于庐山。
西山万寿宫2、新建区西山
道教正一派净明忠孝道发祥地,道教第十二小洞天、第三十八福地所在地。西山万寿宫(也叫玉隆万寿宫)为道教净明派祖庭。
海内外各地的万寿宫不仅是道教宫观,也是旅外江西人的江西会馆;不仅是江西人文精神的一种象征,也是江西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鹰潭龙虎山3、龙虎山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正一派三山之一,道教正一派发祥地,中国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天师府为道教正一派祖庭,也是全国道教21处重点宫观之一,道教第十五小洞天、第三十二福地所在地。
龙虎山道教真正兴起是唐代,后因取得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一度曾经统领天下道教。由于唐宋以后,庐山道教开始衰败(比道教本身衰败来的更早),且现在庐山道教宫观大多没有重建,庐山道教恢复不力,再加上南昌西山净明忠孝道只是正一派的一个分支,故龙虎山道教现在是江西道教的旗帜,NO.1。
龙虎山道教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传承的张天师断了传承。
峡江县玉笥山4、峡江县玉笥山
玉笥山位于吉安市峡江县,道教第十七小洞天、第九福地所在地。相传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年),武帝南巡时,路过此山,天降玉笥.遂称玉笥山。
南城县麻姑山仙都观5、南城县麻姑山
麻姑山位于抚州市南城县,东南道教中心之一,道教北帝派发祥地,道教麻姑文化发祥地,道教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所在地。麻姑山因著名的道教女仙麻姑在此出生、得道升仙而得名。
上饶灵山6、上饶市灵山
灵山位于上饶市广信区,道教第三十三福地所在地
宁都县翠微峰7、宁都县金精山(翠微峰)
翠微峰位于赣州市宁都县,道教第三十五福地所在地,古称金精山,因道姑张丽英在此修炼而得名。
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8、樟树市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宜春市下辖樟树市,道教第三十六福地所在地,道教正一派三山之一,道教灵宝派祖庭。
阁皂山,又称葛岭,葛玄既是灵宝道派的始祖,又是樟树医药业的奠基人,阁皂山也因此成为樟树药帮的“祖山”。葛玄之后,他的弟子继续在阁皂山布道炼丹,种药行医,其中以葛洪贡献最大,在中国的道教史上将两葛并称“葛家道”,阁皂山亦因两葛而成为道徒的“圣地”。
丰城和合塔9、丰城市始丰山
始丰山位于宜春市下辖丰城市,道教第三十七福地所在地。
靖安县东白源10、靖安县东白源
东白源位于宜春市靖安县东源乡,道教第三十九福地所在地。曹仙洞,传说中曹国舅成仙之处。
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11、都昌县元晨山(苏山)
元晨山,位于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道教第五十一福地所在地
鄱阳县鄱阳楼12、鄱阳县马蹄山
马蹄山,位于上饶市鄱阳县,道教第五十二福地所在地
三清山13、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无论哪个版本的洞天福地,三清山既没有洞天,也不是福地,但目前借助旅游对道教的宣传,使得它道教名山的声誉已深入人心,完全盖过了庐山,在江西仅次于龙虎山。三清山在上世纪80年代前,还是叫少华山,后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
葛仙山14、葛仙山
葛仙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无论哪个版本的洞天福地,葛仙山既没有洞天,也不是福地。葛仙山原名云岗山,相传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后人称之为葛仙翁)在此炼丹、飞升,故易名葛仙山,又称葛山,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
附一:道教洞天福地
依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记载,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江西共有5处小洞天,12处福地,无大洞天。
附二: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附三:道教正一派三山
江西鹰潭龙虎山、江苏句容茅山、江西樟树阁皂山
附四: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年,全国21处,江西1处)
鹰潭贵溪天师府
龙虎山天师府后记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洞天福地,反映的大体都是唐、宋时期各地道教活动状况,进入当代,很多洞天福地现在根本就没有道教活动,甚至很多道教书上记载的洞天福地现在根本就找不到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