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符氏景点始于元代北京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复制链接]

1#

符氏景点——始于元代北京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符瑞月供稿

符氏雅集亭

引《*图杂志》曰:“卢沟河畔,元有符氏雅集亭,元代的“卢沟运筏图”就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桥东岸还开办有“符氏雅集亭”等供人们休闲、迎来送往的场所.

据许多历史文献记载,卢沟桥头有一个符氏雅集亭非常有名。卢沟桥头自金、元以来,即为京师交通要道,进出都城的人总要在此饮上一杯。桥头的符氏酒亭,也成为行人在期间休憩整顿的宿处。

元代袁角的“卢沟符氏酒亭”诗

“茅屋疏烟报午鸡,金沙清浅水亭低。

羲和劝汝一杯酒,勿与行人东复西。”

符氏酒亭,乃一客栈也。如今修葺一新,外廊挂着醒目的酒幌子,在风中曳着,颇有几分野情与古意,而那辆高大的木制马车,更将行途的风尘劳顿一下子抖了出来。走近客栈,附近有一石书,其上记载了客栈的历史。其中一句:“义酥劝汝一杯酒,莫与行人复向西。”。读来另人黯然心伤。这家客栈位于桥东头,而西行便是归去。卢沟桥所维系的便不只是空间的沟壑,它更联结了旅人的升迁退进。一头是喧嚣的京师,一头是无际的平野。右升与左迁,得意与失意便开始在石狮子面前上演着。

以诗人对卢沟桥符家雅集亭的描写,可以看出雅集亭的形式是一个桥头的空敞酒亭。酒亭在元代以后即以不存了。今天,人们按照往日的描述在卢沟桥头又建一座符氏雅集亭。它的身后是卢沟桥博物馆。

元朝-蒲道源诗:

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

符家介侧敞亭构,坐对奇趣供醇醲。

作者介绍/p>

蒲道源(-)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字德之,号顺斋。他家世代居位眉州,后来搬到兴元。元朝初年他为郡学正,皇庆年间为国子博士,不久以病归去。在他七十岁那年,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没去赴任。蒲道源文章、诗词平实显实,大有太平世界之风。所著有《闲居丛稿》、《辛斋诗话》等。

注释:

(1)雅集亭:又名“野亭、酒亭”,在卢沟桥畔,为符姓所建,又称符氏雅集亭。袁桷有诗“茅屋疏烟报午鸡,金沙清浅水亭低”句。

(2)雄:比喻石桥宏大、威武之势。

(3)冲:交通要道。

(4)醇醲:指酒性浓烈,这里喻饮酒。

元朝揭傒斯-寄题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卢沟桥西符氏家,孤亭高敞对烟霞。

青山拥座催行酒,白鸟垂檐看煑茶。

北去南来俱过客,朝吟暮醉即生涯。

门前三十京华路,莫怪游尘涴落花。

揭傒(xī)斯(年6月10日—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溍并称“儒林四杰”。

引《*图杂志》曰:“又有野亭,见贡仲章《云林诗集》。今一望礓砾,并民居亦寥寥也。

注: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