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10/8833134.html富硒之地谋定“硒”望-农业大健康·万祥*:功能性赋能效益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网名单已经在经信研究国研智库国情讲坛哲商对话万赢信采编: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高居世界第一,能吃饱饭现在基本上不再是问题。但吃饱并不等于吃好。“很多人也许患有‘隐性饥饿,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膳食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称为‘隐性饥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消除隐性饥饿靠“功能农业”。他说:“隐性饥饿”的危害如此之大,人们不得不重视。一方面要大力倡导人们合理的膳食,另一方面,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般而言,分为食补和药补。但对中国人来说,食补更易于接受。
发挥*府主导作用
推动富硒功能性农业产业崛起
目前,主打富硒产业的城市地区不断增多,湖北恩施“世界硒都”、陕西安康“中国硒谷”、湖南桃源“中国硒乡”、广西贵港“中国硒港”、福建连城“客家硒都”,还有江西丰城、宁夏吴忠、青海平安、重庆江津等地,都在打造自己的富硒地域品牌。
自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现代生物和绿色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后,业界便掀起了一股热潮。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下,在经过大量的调研考察、走访论证中,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在《关于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提到*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主题的“两会”提案中指出:事实上,在此之前“功能农业”就已在全国各地萌芽发展起来了。随着人们对科学膳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绿色”的基础上更要追求营养与功能。他说:“也正是人们对于这种集营养、功能于一体的膳食材料的追求,催生了现代农业中新兴的能农业’”。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农业?如何不断培育特色农业?恩施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硒农业的路子。对于化学元素周期表来说,硒只是位列末位的普通一员。对于恩施州来说,他却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恩施联通世界的大门。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优势资源。年9月19日,恩施被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TEMA14)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地处湘、鄂、渝三省交汇处,三山鼎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规模化大田作物的条件并不好。“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赋予了这里独特的山区小气候。特色农业成为恩施人解决温饱后的首选。从此,一个“硒”字,引来世界目光,也成为恩施特色农业的灵*。从打出名号到制定规划,再到深耕科研,恩施州*府擘画出“硒”望的蓝图;从卖资源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恩施企业借“硒”登高望远;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服务,恩施人民耕耘出充满“硒”引力的全产业链。说“硒”话,谋“硒”事儿,恩施人在“硒”望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宣恩,把她比作一个得宠的幸运儿,似乎并不为过:神秘的北纬30度*金分割线贯穿全境,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硒资源丰富。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宣恩27家企业60余种含硒产品参展,同时签订了3项投资总额达23亿元的投资项目协议。
近年来,宣恩走实“有机”路,打好“富硒”牌,将硒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紧紧围绕全州加快硒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发展自身优势,硒资源开发稳步推进。伴随着硒资源在宣恩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同时还助推山区传统农业向硒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如今,一条富硒产业链正如飞龙般贡乡大地舞动、升腾……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是目前资料显示国内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安康至少七个县(区)处在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态环境之中,属世界少见的地域面积较大、硒资源丰富的富硒区域,被誉为“中国硒谷”。早在年,《紫阳茶的微量元素——硒》在《茶叶通报》公开发表,这是标志我国富硒农业起始的第一篇文献报道资料。随后,安康开启了自己的“硒”望之旅,确立了以“硒”为产业核心,发展富硒产业,并打造出“中国硒谷”这张名片。
资料显示,安康所处富硒地层主要为距今5亿年前的早古生代下寒武纪时期形成,拥有较理想的硒汇集利用地质地理条件,地层厚且出露面积大,中硒含量以上的土壤面积占比达54.2%,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被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天然富硒区域。在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登章看来,近年来,安康市以脱贫攻坚为总揽,突出发展安康富硒茶、安康魔芋、安康生猪、安康生态渔业和安康核桃等五大特色产业,精准施策,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年,安康市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取得了增幅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陕西紫阳属全国两大天然富硒区之一。近年来,该县持续用力建设富硒产业原料基地,累计建成茶叶、金钱橘、魔芋、果蔬、硒菇、药材等产业基地达50多万亩。通过园区承载、企业引领、科技支撑,生产出了富硒茶、富硒魔芋系列食品、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金元硒肽、富硒大蒜、富硒豆干、富硒鸡蛋、富硒苦荞等50多种产品,年综合收益计划达到百亿元。
示范基地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紫阳不仅是天然富硒区,也是首个通过国家筹建验收命名的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对于提高紫阳富硒产业水平,规范富硒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的6月22日,江西宜春市创建“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专家论证评审会在宜春召开。经专家组论证评审,授予宜春市“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称号,宜春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设区市;并授予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称号。据悉,6月20日至22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宜春市富硒农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和论证评审。
专家组认为,宜春市具有大规模、大面积开发富硒农业的资源优势。其北部广泛出露石炭——二叠纪富硒地层(类似于湖北恩施的富硒地层),南部广泛出露晚前寒武——寒武纪富硒地层(类似于陕西安康的富硒地层),尤其是拥有全国独具特色的硒温泉,堪称“好硒在宜春”。具有发展富硒农业的产业基础。 专家组一致同意授予宜春市“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称号,建议宜春市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终成为全国富硒农业发展典范。
宜春市已建成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48万亩,有各类富硒经营主体84家,开发了60多种富硒产品,其中“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1个,宜春大米等4个富硒农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注册富硒农产品商标51个。具有发展富硒农业的良好氛围。各级*委、*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合力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走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富硒农业发展道路。宜春市以优质天然富硒资源为依托,以打造“世界硒养之都”为目标,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发展的主抓手,力争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定位准确,工作扎实,举措有力,成效显著。
丰城市素有“煤海粮仓金丰城”的美誉,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基础比较扎实。进入新世纪以来,近来,丰城市委、市*府连续几届班子坚定不移地打造“中国生态硒谷”,高举“中国生态硒谷”的大旗,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做到思路不变、脚步不停、起点不降,推动丰城由产粮大县向农业产业化大县转变,推动园区试验示范农业向全面推广应用农业转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增色。
提升“中国生态硒谷”的带动力。让农民有甜头、得实惠是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发展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挥农民在发展富硒产业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形成富硒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良性互动,丰城现代农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国生态硒谷”建设,努力把富硒产业打造成为丰城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把“中国生态硒谷”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转型先行区和城乡统筹试验区,为江西现代农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赣南,山水怡人,风景迤逦,是农业大市。这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一片“富硒”宝地。5月20日,国家最高领导人来到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考察调研产业扶贫情况,并嘱托“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近年来,江西赣州市委、市*府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开展地质调查、整体规划打造等方式,在打造“富硒”产业方面敢下“先手棋”,勇探“试验田”,全市各地富硒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极具发展潜力。
赣县吉埠大溪村建设了绿色富硒杨梅基地,兴国县梅窖镇正规划建设梅窖镇富硒生态产业科技示范园,兴国县高兴镇高多村引进投资建立了绿色农业示范基地.,还有上犹县土壤中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精确圈定了集中连片特色富硒土地资源区和绿色农业潜力区,建立了土地质量档案。.....近年来,赣州相关县市扎实推进绿色、无公害富硒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利用,不断拓宽脱贫攻坚之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江西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李炳*在赣州市矿管局呈报的《关于赣州市绿色富硒土地资源调查与利用情况的报告》中批示:“请张逸同志牵头,好好抓一下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这是一个宝贵资源,而且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的,有权威性。”
石台坐落于*山与九华山之间,这里的山和水,不仅清秀,而且充满了灵性,石台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的土地,更是被大自然的“溺爱”着,富含着丰富的硒元素,成为国内富硒地之一!石台保存完好的原汁原味的山乡景色,成为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土地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
池州富硒及硒元素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一半以上。近日,从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获悉,《池州市富硒土壤资源地球化学调查项目》1:10万土样硒元素分析工作已完成。根据最新成果,我市富硒及硒元素丰富土壤面积(硒含量在0.35微克/克—3.0微克/克之间)共计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3.49%。调查显示,富硒及硒元素丰富地区主要分布在贵池大部,青阳丁桥—酉华—乔木一带,石台占大周边,东至尧渡—葛公—花园里一带以及香隅等地。
池州市目前正在实施“大健康产业规划和三年滚动计划”,充分发挥“富山、富水、富硒、富氧”的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富硒养生可开发区域范围,拓展富硒养生产品产区,丰富富硒养生产品体系,逐步建立富硒疗养、富硒慢养、富硒食养为一体的富硒养生产业体系。贵池区土地质量的调查圈定富硒土壤44.7万亩,已经建成万亩富硒水稻生产基地,经济效益明显;石台大山富硒区生态的地质环境调查圈定富硒土方5.59万亩,现已发展为富硒茶叶基地和休闲养生基地。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被誉为“中国人瑞圣地”。根据中国科学院调查研究发现,广西巴马土壤含有丰富的硒资源,土壤和所产谷物中,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倍以上。广西巴马前后获得“中国十大富硒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荣誉。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根据富硒土壤的分布,结合县内各地光温水热等资源特点,在巴马镇、甲篆乡、那桃乡等乡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种植富硒水稻。同时,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了3个示范区,带动全县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
以“硒”为贵,因“硒”而兴。未来,广西贵港将立足富硒优质资源,围绕富硒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确保富硒资源开发持续有序;以硒产业“领跑”农业振兴,加速富硒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天然富硒农副食品开发,打造“中国生态富硒港”的贵港新名片,力争做全国有影响力富硒农业大市。在“中国生态富硒港”战略指导下,贵港市富硒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涌现出一大批种类齐全、丰富多样的富硒功能农产品。贵港是孕育百果之王——富硒百香果的天然产区。贵港市种植百香果10万亩,年生产鲜果10万吨,主要紫香一号、*金百香果以及新引进的台农一号、满天星等品种。
贵港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大米以丰产、口感佳著称,通过认定的富硒农产品米类多达26个,为解决产品生产者不同类包装、品牌竞争力薄弱、销售利润低等问题,提升农业产品商品价值,贵港市现正以“贵港大米”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报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为塑造“中国生态富硒港”高端富硒农业区域品牌,促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改革奠定基础。
永福县是中国罗汉果之乡,同时也是有“东方神果”美誉的罗汉果的原产地。富硒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正快速成长为永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该县根据县情,依托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基地+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产业链。近年来,广西永福县按照县委提出的“”工作思路,紧扣“新型工业重镇、现代农业强县、福寿养生家园”奋斗目标,围绕“福寿”、“富硒”、“生态”优势品牌,借助“永福—中国罗汉果之乡”、“永福香米,富硒养生”、“永福—富硒砂糖桔之乡”三块金字招牌,充分发挥永福特色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升级版。
钦州拥有广西排名第一的富硒土壤资源,经专业检测结果显示,“抗癌之王”“长寿因子”硒元素遍布于全市各镇,富硒土壤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7.2%。近年来,钦州依托自身富硒土壤比例高和生态优势,富硒农业发展迅猛,调查中发现,在浦北县一些富硒含量高的区域,农产品在未喷施任何外缘“硒”的条件下,即可达到国家或广西农产品富硒标准,属天然富硒农产品。科学的试验证据、精准的富硒分布图,让敏锐的农业龙头企业嗅到了商机。
为了充分挖掘富硒产业的潜力,迅速研究开发出一套成熟的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路线,从年开始,钦州市农业局技术人员与浦北县健翔食品厂和浦北五皇山农业产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合作,开展了多项试验示范。实验涉及普通大米、墨米、红米、花生、茶叶、荔浦芋、荔枝、菠萝等农作物,探索了各种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效应,以及对外来有机水溶硒肥的敏感效应,制定了一系列的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世界长寿乡,水绘金如皋,长江长寿长绿,如皋的三张名片。富硒农业产业化中的如皋样本,值得人们探索。如皋富硒资源整合与富硒农业产业化,在中外长寿之乡中,世界长寿乡江苏如皋地处滨江临海,交通便捷,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享有都市文明型世界长寿乡的美誉。这里有长寿富硒农业孕育的非物质长寿资源,淡杂鲜野的长寿饮食原则,两粥一饭两稀一干的长寿饮食传统,三菜一汤的长寿饮食模式,历久弥坚的长寿保健意识,善玩花木盆景改善宜居环境的长寿养生养老生存手段。
站在长寿现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考察,整合利用上述富硒资源,正引发着南通江海平原上的长寿健康产业革命。面对无可争辩的全国富硒市这一现实,特别是如皋地方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纳入农业产业布局并实施重点考核,其中花木盆景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两大特色产业,有机、休闲和特色渔业三大新兴产业,稻米、果蔬、畜禽和蚕桑四大传统产业,长寿如皋人尤其是如皋市委市*府更从用足用好世界长寿乡这一品牌着手,在强富美高新农村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从战略高度把整合如皋富硒资源,推进如皋富硒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富硒健康产业和开创21世纪养生养老新局面的基础工程,真正地做实做优,直至把如皋打造为中国富硒农业之都。
富硒马铃薯、富硒大蒜、富硒鸡蛋、富硒牛羊肉和富硒燕麦……一个个拿得出手的响亮品牌,打响了海东市“富硒”的名号。随着人们对硒的开发价值的逐步认识,富硒资源成了海东农民得天独厚的优势,铺筑的“硒”望之路也越走越宽。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特色农业凸显地质成果富硒产业带动多人就业,青海“硒”望从平安起航。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在平安举行。洽谈会上,平安区共签订4项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1.56亿元。青海省地矿局与区*府签署了海东高原富硒资源合作协议,与平安富硒园区管委会共建的青海省富硒资源应用研究中心揭牌。标志着平安区富硒资源应用与开发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年初,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海东地区发现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区多平方公里。
年初,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发现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到多平方公里,平均硒含量0.44mg/kg,超过全国平均背景值(0.29mg/kg),土壤硒浓度适中,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标准,享有“中国高原净土富硒区”“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和“高原硒都”之美誉。硒是这方土地对百姓最好的馈赠。从农户到基地,从基地到企业,富硒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散到聚,由园区示范到全域发展,逐步成为海东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江津,这片充满“硒”望的田野,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江津全区90.21%土壤硒含量中硒以上,是一座打造富硒产业的巨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高级工程级莫彬彬博士在发布江津区硒资源调查结论时认为,江津区土壤硒含量适中,分布合理,极高硒和极低硒土壤极少,适合于生产富硒农产品。
江津成为重庆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在全国27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中,江津独具三个“全国之最”:全国幅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百岁老人分布最均匀。全区共有百岁老人人,占全市的10.7%,是全市百岁老人最多的区县。
经中科院地化所、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广泛深入调查发现,江津的长寿密码,除环境宜居、心态平和、习惯良好等因素外,还与土壤和食品中的富硒息息相关。 “我们江津人不独享健康资源,要将富硒产业进行重点打造,让更多的人呼吸到江津的新鲜空气、吃到江津的富硒农产品,让长寿经济惠及更多的市民。”江津区将立足富硒土壤资源,发挥“四大优势”,加快富硒产业培育,将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
时近年关,以因千古名胜桃花源而得名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传来喜讯,该县今年富硒农产品总产量已达7.4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近年来,桃源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丰富的天然土壤硒资源优势、独有的生物转硒专利技术优势和雄厚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势头迅猛,成就斐然。
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桃源县地处湘西北,位于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浩浩荡荡的沅水穿越全境,自古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誉。有耕地万亩、丘岗地万亩,分别位居湖南省第一和第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桃源拥有丰富的天然硒资源,据中科院年调查报告证实,该县已查清的六成以上国土面积中,富硒土壤达万亩,土壤硒含量算数平均值远高于世界中位值和中国平均值,富硒面积之广、品位之高,国内罕见。
“这是一片神奇的富硒土地,生长在这里的物产都富硒。三味辣椒,万家鹅;秀峰蔬菜,大豆香……”自古新田产美食,各种缘由说不尽,誉名新田县为“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湖南新田县委、县*府因势利导,抢抓机遇,带领全县人民迅速掀起了开发富硒产业的高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正如歌中所唱,新田县拥有丰富的富硒物产,这一切都得益于县内大面积的天然富硒土壤。富硒大米、富硒云耳、富硒鸡蛋、富硒姬松茸、富硒大豆、富硒罗汉果、富硒辣椒、富硒草鹅……新田县富硒办展览厅内的富硒产品琳琅满目,向人们展示着这片土地的神奇。
“中国硒州·开阳富硒农特产品体验店”在贵州省开阳县正式开业。据悉,这是贵州省首家首次汇集了全县富硒农特产品的体验,该体验店融合了行业资讯、科普宣传、产品营销于一体。走进体验店,消费者可以通过看、听、品、参与的方式,充分刺激和调动自己的感官、行动,真正体验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全过程,目前,体验店内共入驻21类共种产品。
近年来,开阳大力发展富硒产业,以优质农特产品吸引游客眼球,富硒农特产品的发展,也为开阳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作为开阳的“明星产品”,富硒农特产品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购买,富硒菜油、大米、茶叶、果蔬尤为出名。下一步,开阳县将深度融合发展,强化“硒+X”产业布局,鼓励硒产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推进硒产业与农业、工业、旅游、文化、科普、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将硒产业发展的横向产业群与纵向产业链融合一体,不断提高硒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构建开阳硒产业新格局。
连日来,在姑田、北团、文亨、罗坊等乡镇,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专家、技术人员忙着开展富硒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技术试验,为连城富硒农产品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和地方标准夯实基础。该所研究员陈敏健说:“这是我第58次到连城开展富硒产业种养殖技术试验了。这个姬玉菇是我们在罗坊试验栽培的,吃起来又Q又脆,较常规栽培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连城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技术支撑,推进科学发展。与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在重点乡镇开展水稻、地瓜、红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葡萄、百香果、连城白鸭、福建*兔、河源鸡等种养殖技术试验,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和地方标准,引领科学种养殖;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土壤硒含量状况调查方案编制及分级评价工作,评估连城农业土壤硒的空间格局及丰缺状况,为开展富硒农产品产地硒的分级、指导富硒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保障富硒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客家硒都”福建连城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同时,推进中国客家硒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吸引更多的专家、人才参与到连城富硒产业技术研发中去;参与起草《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省地方标准,加快富硒产业标准化与制度化的建立;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营养学会的合作,全力推进富硒产业科学发展。
65万亩土地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标准和监管必须是一流的!”吴忠市农牧局总农艺师杨建功告诉记者:“我们对于贴富硒标志的农产品要求非常严格,每一种产品出产后,都要在宁夏四季鲜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达标才可以贴标志。”近两年,吴忠市借助“富硒”这块牌子大力发展富硒粮食产业、富硒奶产业、富硒清真牛羊肉产业、富硒林果产业、富硒蔬菜产业,一批富硒农产品品牌越做越大、越叫越响。
吴忠市农牧局局长马长贵告诉记者,宁夏吴忠市有65万亩土地含硒量达到0.28毫克/千克。为了将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把富硒的品牌做大,吴忠市领导敏锐地认识到,发展富硒产业是一条让资源变产业、硒元素变财富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共话“硒景”共谋“硒业”
共谱“硒望”,发展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
谋定研究: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随着人民对健康营养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多功能性不断显现,近年来出现了功能农业等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功能农业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手段等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成分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营养化和功能化。
区别于有机农业对生产中人工合成产品排斥,讲求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产品,功能农业则是更加强调农产品的功能本身,强调产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而这一新概念,是否会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风潮呢?年,“功能农业”的雏形概念由赵其国院士在中国科学院负责编写的《中国至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首次提出。
赵其国院士说:“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推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转型,将成为今后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已40年,“三农”发展日新月异,尤其近10年来,功能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富硒功能农产品更加丰富,产业链不断拉长,为着力打造“富硒特色名片”,培育富硒农产品品牌,以富硒产业为主要抓手的全国各地方*委*府将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功能农业有关表述首入农业农村部“主食提升行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开发多元产品,以功能化、营养化、便捷化消费需求为主导”。功能农业有关表述首入农业农村部主食提升行动,并作为产品多元化的首要方向。
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印发的《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企业申请新建一批粮食行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增强粮食产业创新能力”,并将“开发小麦、稻谷、大豆、杂粮、特色植物油脂等功能性、专用性新产品”等功能粮油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均提出“营养、健康”是“好”字的标准。
“依托丰富的硒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附加值高的功能性精品高效农业,加强现代生物和绿色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主任在“两会”提案中说:目前,正值年“两会”期间,并且今年也是我国完全脱贫的攻坚年,富硒产业谋定功能性农业一定要提到议事日程。
对于富硒产业谋定我国功能性农业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原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任万祥*早在《国际硒产业发展大会》主旨演讲中就已经表明: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都明确了具体要求,业界便掀起了一股热潮。事实上,在此之前“功能农业”就已在全国各地萌芽发展起来了。随着人们对科学膳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绿色”的基础上更要追求营养与功能。他说:“也正是人们对于这种集营养、功能于一体的膳食材料的追求,催生了现代农业中新兴的“功能农业。”
功能农业有三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作为一项新兴的农产品增值技术,功能农业通过差异化实现了农产品营养品质的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健康消费需求,带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说功能农业既顺应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同时又具备三增效应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原副所长、广州市微量元素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喜贵表示,农业增效“功能农业”消除“阴性饥饿”的方法,是向土壤中添加微量元素矿物质营养剂,改善土壤的矿物质水平与作物根际环境,进而作物吸收微量元素,通过食用再到人体。他说:功能农业,可以有力地提升农产品的“效”,做实“特”字文章。
农民增收。数据显示,我国已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中,功能成分含有矿物质元素的产品共多个,市场价值超过亿元。据预测:年,全球将推出8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产值就将达0亿元;功能农业在农业中的占比年将达到1%,年达到10%,年达到50%以上,产值将达数万亿。
“人民增寿,这方面属于农业3.0。”李喜贵表示: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功能农业主要是希望解决人们“吃得健康”的问题,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从“吃饱”、到“吃得安全”、再到“吃得健康”的需求,
对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我们最清楚的大概就是铁、碘、锌。其实我们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共有8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铁、碘、锌,还包括硒、铜、钼、铬、钴。八大元素缺一不可,任何一种微量元素缺少时,会很容易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及结构的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当我们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的时候,就会选择相对应的补给品补给,达到身体机能微量元素含量的标准。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抗癌之王”、“长寿元素”等美誉,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癌症、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治疗作用。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72%的地区属缺硒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缺硒地区。
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有较大*性,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植物活性硒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常见的有硒蛋氨酸、硒半胱氨酸、硒甲基硒半胱氨酸、硒胱氨酸等。而植物活性硒是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是人类和动物允许使用的硒源,因此也经常被用于添加进保健品中制成富硒食品。
农业农村部答复*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号提案称,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以富硒农产品(8.,-0.04,-0.47%)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切入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富硒功能农业标准体系,发挥标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充分依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以及与富硒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技术机构,发挥其在组织研究制定富硒农业标准和技术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待条件成熟时将积极推动成立。此外,农业农村部鼓励富硒产区依托天然富硒资源发展富硒农产品,积极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产品的认证和登记。农业农村部将积极配合科技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富硒功能农业的科技创新,完善相关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推动富硒产业的科技投入,助力富硒功能农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府在农业科技中的主导作用。富硒农业是高科技特色农业,需要发挥*府在农业科技立的主导作用。一是加大对富硒农业的支持力度,*府通过行*许可计划、公共财*、金融等调控手段,扶持富硒农业发展。二是尽快制定富硒农业发展的文件,主持编制富硒农业农业专项规划或将其纳入特色农业或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防止盲目和无序发展。
同时,加大研发和成功转化的经典保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富硒技术研发。对已参加产学研同盟、并已取得规模化出产的富硒强技术应用企业,鼓励申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特色农业项目,并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区治理。四是给予发展硒功能性农业的种植大户和农夫专业合作社享沾恩民*策补贴,将纳入农资补贴范围。
目前,我国各级*府公共资源更多的投向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农业集聚,健全农业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将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的农民。把功能农业、富硒产业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投入等把富硒功能农业作为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各级*府同时也加强功能富硒产业的思想指导,创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功能农业、富硒产业,为发展大农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富硒产业、功能农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示范性企业。种植、生产万亩以上的企业,富硒功能农业和休闲旅游结合的企业,富硒功能农业全产业链服务的企业。有的企业已有数十项技术专利,也有的企业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
硒缺乏引起疾病
我国不同地区人群硒的摄入状况如何?
目前,部分缺硒引起的疾病已经被认识,如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大骨节病、变形性关节炎等。在自然界食物链中,硒来源于土壤,土壤中含硒量低是一些地区出现硒缺乏疾病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土壤中的硒含量分布不均,同时存在缺硒和富硒地区。中国农业科学院绘制的《中国土壤硒元素含量分布图》表明,我国有72%的国土面积的土壤中属于缺硒。我国有2/3的土壤缺硒,硒含量在0.1mg/kg以下;其中有近1/3的土壤严重缺硒,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这些地区的居民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硒摄入不足。
据地质学家考证:中国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广大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区。科学家测定:有些疾病,特别是肿瘤、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与缺硒有关。
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指出:“人体缺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象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特别注意抓老年人的补硒工作,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对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加大力度推广富硒产品”。
据统计,富硒地区排名是:第一湖北恩施、第二陕西紫阳、第三江西宜春、第四安徽石台、第五广西巴马、第六江苏如皋。如果按省来算的话就湖北、江西、湖南、贵州、宁夏、台湾、新疆这前几名的都算正常或普通。重缺硒地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川、西藏、山西、云南、陕西、山东、内蒙。
湖北恩施:土壤硒均值3.mg/kg,检出范围0.23-8.66mg/kg年前后,地质部门进一步证实,恩施市含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平方公里,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新塘乡双河鱼塘坝的硒矿被称为“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恩施富硒生物资源种类之多、含硒量之高世界罕见,是“世界生物硒库”。年9月19日,在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上,恩施被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陕西紫阳:土壤硒均值0.49mg/kg1ppm=1mg/kg。紫阳县是全国著名的富硒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全县各地土壤含硒平均为0.49ppm,高富硒区双安乡土壤含硒平均为16.ppm,紫阳境内生长的动植物是有机硒的天然载体,开发富硒食饮品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贵州开阳:土壤硒均值0.58mg/kg,检出范围0.12-2.43mg/kg硒资源丰富,富硒土壤分布面广,其动植物硒含量在0.05mg/kg-0.28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品含硒量标准。
湖南桃源:土壤硒均值0.mg/kg,桃源县土壤硒资源丰富,硒含量平均值0.mg/kg,高于世界土壤中位值(0.4mg/kg),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0.29mg/kg),高于原生态富硒食品基地县新田平均值(0.49mg/kg)。
湖南新田:土壤硒均值0.49mg/kg,发现硒含量适量指标(≥0.2mg/kg)面积达平方公里,占43.23%,含量丰富指标(≥0.4mg/kg)面积达平方公里,占56.77%,具有富硒面积较大、富硒地层较厚、富硒品质好等特点。
广西永福:土壤硒均值1.1mg/kg,研究显示永福县的水富含硒,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享有“健康之水”、“营养之水”和“长寿之水”的美誉,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国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耕地富硒代表地块有个,代表面积25万亩,其中硒含量最高的地块为7.5毫克/千克。
青海平安:土壤硒均值0.44mg/kg,检出范围0.23-1.50mg/kg四川万源市:土壤硒均值0.32mg/kg,检出范围0.05-1.74mg/kg江西丰城:土壤硒均值0.mg/kg,检出范围0.40-0.99mg/kg江苏宜兴:土壤硒均值1.01mg/kg,检出范围0.30-2.28mg/kg。
延伸阅读:
第10名土壤硒平均含量0.mg/kg
调查数据显示,江津区土壤硒平均含量0.mg/kg,远高于世界土壤硒平均含量0.2mg/kg。江津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空间总体呈“勺子形”分布,即中部硒含量相对略低,向四周延伸呈增加趋势。按照高硒(0.4mg/kg)、中硒(0.20mg/kg~0.40mg/kg)、低硒(
第9名土壤中硒含量0.4mg/kg
富硒土壤资源总面积达.7平方公里,土壤中硒含量为0.4-0.99μg/g,平均含量约0.μg/g。
第8名土壤硒均值0.44mg/kg
检出范围0.23-1.50mg/kg四川万源市:土壤硒均值0.32mg/kg,检出范围0.05-1.74mg/kg江西丰城:土壤硒均值0.mg/kg,检出范围0.40-0.99mg/kg江苏宜兴:土壤硒均值1.01mg/kg,检出范围0.30-2.28mg/kg。
第7名土壤硒含量0.47mg/kg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所检测的结果显示,阳朔县范围内的土壤含硒丰富,土壤硒含量范围在0.15mg/kg~1.05mg/kg之间,平均值为0.47mg/kg,比广西区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值0.4mg/kg高0.07mg/kg。
第6土壤硒均值0.49mg/kg
紫阳县是全国著名的富硒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全县各地土壤含硒平均为0.49ppm,高富硒区双安乡土壤含硒平均为16.ppm,紫阳境内生长的动植物是有机硒的天然载体,开发富硒食饮品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第5名土壤平均含量为0.mg/kg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陕南安康地区耕作层土壤硒含量,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制作了安康地区耕作层土壤硒资源分布图,结果发现:安康地区土壤硒资源分布不均匀,,并表现为南高北低状况。土壤平均含量为0.mg/kg,含硒量在0.2~3.0mg/kg范围的土壤占51.90%,安康地区土壤硒含量适中,非常适合天然富硒食品生产。
第4名土壤硒均值0.mg/kg
桃源县土壤硒资源丰富,硒含量平均值0.mg/kg,高于世界土壤中位值(0.4mg/kg),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0.29mg/kg),高于原生态富硒食品基地县新田平均值(0.49mg/kg)。桃源县境内硒含量>1mg/kg的土壤约占全县面积的3%,呈条带状或者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根据现有数据,推测硒含量>0.4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50%左右。
第3名土壤硒均值1.1mg/kg
研究显示永福县的水富含硒,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享有“健康之水”、“营养之水”和“长寿之水”的美誉,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国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耕地富硒代表地块有个,代表面积25万亩,其中硒含量最高的地块为7.5毫克/千克。
第2名土壤硒含量3.mg/kg
土壤硒含量,高过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10倍,富硒土壤种植的农产品含硒量也较高。巴马长寿老人离不开巴马的土地,这与他们恰到好处地摄入各种微量元素,接受大自然的放射能密不可分。
第一名土壤硒均值3.mg/kg
检出范围0.23-8.66mg/kg,年前后,地质部门进一步证实,恩施市含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平方公里,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新塘乡双河鱼塘坝的硒矿被称为“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
恩施富硒生物资源种类之多、含硒量之高世界罕见,是“世界生物硒库”。年9月19日,在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上,恩施被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富硒之地谋定“硒”望-农业大健康:功能性赋能特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