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置宜丰县考论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考古代县级行*区域的历史变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史料匮乏。笔者就曾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置过的古县,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公元年,因与浙江新昌重名,江西新昌被改称为宜丰。在此之前,江西新昌之名已使用了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两县历史常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张冠李戴。而改名后叙述江西新昌这段历史时,有心的学者常会加注“今宜丰”字样,以示区别,避免产生讹误。

话说在江西新昌之前就曾直过县,史称宜丰,俗称古宜丰。据方志记载,从三国吴大帝*武年(公元-年)至唐武德八年(公元年)间,经历了三立三废。从最初置县算起,距今约有年的历史。改新昌名为宜丰,是民国初期的地名编撰者欲保住这块土地历史脉络不断而所为。

目前,考宜丰始置时间,主要依据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其中就有:“吴大帝*武中,析建城、上蔡增置阳乐、宜丰。相传阳乐在今义钧乡,宜丰在今天宝乡。”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成书于公元年,距最初置县时间,也过去了余年。此载出自哪里?志中没有说明,而后人也没有更多地考证。

图为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记载

宜丰之名最早出现在哪部历史典籍中呢?《三国志》不载地理,故无史料可查。《太平寰宇记》载:“顾野王《舆地记》云:「汝南上蔡人分徙于此,孙吴又置阳乐、宜丰二县。」”顾野王,吴郡吴县人,生于公元年,南朝陈历史学家。

图为《舆地志》作者顾野王画像

图为《太平寰宇记》记载

《宋书》成书于公元年,尽管早于《舆地志》数十载,但此时宜丰已撤并,故无任何文字记载。而《晋书》成书于公元年,又晚于《舆地志》余年,仅列宜丰为豫章郡十六县名之一。因此,宜丰之名最早出现在顾野王的《舆地志》中,但没有说明是置在“吴大帝*武中”。

《太平寰宇记》不载宜丰置县的时间,反而记载:“丰城县,在州西一百五十里天宝乡。其县吴大帝自上蔡县分置。唐武德五年属靖州,八年废州及县。今城基在靖州。”此条被编者校注为:“旧唐书地理志三、新唐书地理志五并载,洪州领有丰城县。又新唐书地理志:高安县「武德五年以县置靖州,又置望蔡、华阳、宜丰、阳乐四县;七年曰米州,又更名筠州;八年州废,省华阳、望蔡、宜丰、阳乐,以高安来属。」是唐武德八年废筠州及望蔡、宜丰等四县,本书高安县序云:「武德七年改靖州为米州,又为筠州,八年废望蔡等县」,是也,故此「丰城县」乃「宜丰县」之误,武德八年「废州及县」,乃指筠州及宜丰而言。嘉庆重修一统志瑞州府:「按寰宇记有废丰城县,在筠州西百五十里天宝乡,当即宜丰之讹」所言有据。”

图为《太平寰宇记》记载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宜丰置在三国孙吴时期史料有据,但置县的时间没有证据确定是在三国吴大帝*武年间。而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孙吴时期置的县名可能是丰城而非宜丰。尽管批注者提出历史依据,认为是宜丰之讹而来,但有商榷的空间。原因有:

1、《太平寰宇记》载:“丰城县,汉南昌县地,属豫章。按顾野王《舆地志》云:「后汉建安中,初立富城县于富水之西,因以为名。至晋太康元年改为丰城县,移于丰水之西,乃以为名。」”这就说明,今丰城地名始出西晋太康元年(公元年),与《太平寰宇记筠州》中所载三国孙吴时期分置在天宝乡的“丰城县”不存在史料相悖问题。

2、按《宋书》记载,不知何因?西晋开国的第一年,就对三国孙吴时期的县名进行批量更改,当时还隶属扬州的豫章、鄱阳、临川、庐陵、安成等郡被改名的县就达十六个之多。除富城改名为丰城外,还有上蔡改名望蔡,西安改名豫宁,阳乐改名康乐等。然而,因宜丰早在晋太元年间就已被撤并,故《宋书》中没有宜丰记载,而《三国志》又无地理志,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事,三国孙吴时期置宜丰的历史成为空白。但分析四县改名的规则,发现旧县名与新县名大部分仅一字之差,在词意上也非常相近。因此,不能否认晋太康元年也存在丰城改名为宜丰的可能。

3、《舆地记》没说明宜丰置在孙吴的哪个时期。笔者分析,《新昌县志》均称宜丰始置于吴大帝*武中,很可能是根据《舆地记》,再结合《宋书》中“康乐侯相,吴孙权*武中立曰阳乐,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的记载推测而来。同样,史料中也没有宜丰置在天宝乡的直接依据,但因有《太平寰宇记》记载天宝乡存在三国吴大帝时期的“丰城县”,后人普遍认为宜丰之讹,故才有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中“相传宜丰在天宝乡”之说。

4、《晋书》中记载豫章郡十六县中有宜丰与丰城两县,不能作为判断孙吴时期在天宝乡置宜丰的依据。因为《晋书》记载的是晋太康元年改名后的州、郡、县等名称,而改名前的名称则没有记载。

5、《太平寰宇记》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局限国史,而是广征博纳,收集许多国史不载的史料,不作修改并指明出处,为后世破解历史之谜提供线索。同时,也招来不少非议。

6、《太平寰宇记》没有注明“丰城县”这条记载的出处。据“在州西一百五十里天宝乡”和“城基在靖州”等来判断,唐武德五年(公元年),置靖州,七年又改称为米州,靖州之名仅存在三年时间,说明关于“丰城县”的记载在唐武德五年至七年间就出现了。所述“丰城县”建于三国孙吴时期,至唐武德八年(公元年)废,原意应指的是三国孙吴时期建造的县城,而不是县名。

综上所述,三国孙吴始置丰城在天宝乡的历史,乐史特意将其辑在《太平寰宇记》中,向世人昭示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但一千余年过去了,依然被史家质疑和忽略。

宜丰最初的置县行*区域,与现在的行*区域差别较大,人们对区域变迁的理解非常模糊。

按《太平寰宇记》记载,把古宜丰地置为盐步镇时,还归高安管。太平兴国六年置新昌县时,又分为七乡。《舆地纪胜》则有“敕割高安、上高二县于古宜丰县盐步镇立新昌县”。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则有“以宜丰故地置新昌县,此今名之始也,割高安之天德、太平乡,上高之太和、宣风乡,于盐步镇立县治。”在民国以前的数百年,宜丰一直是“新昌八乡”行*管理框架,八乡即指天宝、天德、太平、太和、宣风、义钧、广贤、新安等,其中太和乡在始置新昌时还属县治,没有单独立乡,故《太平寰宇记》称新昌分为七乡的原由在于此。然而,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所载有讹误,按其记载,如果割上高之太和、宣风两乡,盐步镇署在太和乡,难道置新昌前,盐步镇署属上高管?这是显然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清康熙《上高县志》载:“宋太平兴国七年,割宣风、义钧二乡之半属新昌县。”原来置新昌时,割的是上高的义钧乡,而非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记载的太和乡,此讹误一直到同治庚午《新昌县志》时,都没得到纠正,依样画瓢的现象可见一斑。而新安乡则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明显是又从义钧和天德两乡之间分割出来的一个乡而已。

图为新昌八乡示意

天宝、广贤、太和等三乡是当时盐步镇所管之地,即是宜丰最初的置县行*区域。

图为南唐保大十年盐步镇区域示意

这块区域沿九岭山脉南麓分布,崇山峻岭占去大部分,且散居众多的流民和匪寇,不受国法控制,故才有《盐乘》所载:“镇人蔡嵩、蔡岑献议于州,以地势广险,非镇可治,乞改设县。”因受历代封爵封邑影响而遭到多次撤并,宜丰出现历史“断片”现象,沿革脉络残缺不全,故给后世了解宜丰这段历史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和讹误百出的观点。

按字义,孙吴时期是指公元-年间,仅有短暂的五十八余年,这也给探索宜丰最初的置县时间和原因提供可能。

《三国志吴书》载:“刘表从子磐,晓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艾在今修水,西安即今武宁,建昌即今奉新,均属九岭山脉。又载“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因此,在置宜丰之前,包含宜丰在内的九岭山脉整片区域均由太史慈节制,以遏制刘磐,直到公元年太史慈死去。又载:“(潘璋)迁豫章西安长,刘表在荆州,民数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遣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三国志》所指海昏、建昌左右六县,应是指三国之前就已建立的艾、西安、建昌、海昏、上蔡、新吴等诸县,属孙吴抵御刘表的西北门户。公元年,孙权定荆州后,命陆逊为大都督,击溃刘备,其战线延伸到安徽。此时,九岭山脉区域成为孙吴的第二防线。

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载宜丰始建于“吴大帝*武中”。据《三国志》载,孙权的*武年号仅存七年时间。此时孙权与刘备交恶,为避两面受敌,臣服北魏,被魏帝曹丕册封为吴王,自立年号*武,一直到与西蜀重新结盟后,才在武昌称帝,改年号为*龙。尽管晋史没有记载宜丰置于“吴大帝*武中”,但查阅《三国志》,可通过分析*武年中发生的事件来佐证置宜丰的可能性:

1、*武元年。“蜀*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之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2、*武二年。“曹仁遣将*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袭濡溪中州。仁子泰因引*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将*严圭等击破彫等。是月,魏*皆退。”又“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权令将*贺齐督糜芳、刘卲等袭蕲春,卲等生虏宗。”

3、*武三年。“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

4、*武四年。“鄱阳贼彭绮自称将*,攻没诸县,众数万人。”

5、*武五年春。“孙权下令曰:「*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听相卹,孤甚愍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是时陆逊以所在少榖,表令诸将增广农田。”又:“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以全琮为太守,平讨山越。”

6、*武七年春。“封子虑为建昌候。”

从以上六点,笔者得出四个结论:*武期间,孙权击败刘备,保住了荆州,认为江山初定,随后主要精力是确保国内的平稳和防备北魏的骚扰。一是增广农田,解决部队粮食短缺问题和安置在历次战争中掳掠而来的居民。二是镇压不服管辖的山越和流民。三是应对北魏的袭扰。四是通过不断地封邑来嘉奖战争中有功将臣。

笔者认为,既然*武年中置阳乐,就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阳乐从上蔡析出,解决上蔡地广人稀和防守薄弱问题,将掳掠而来的居民安置在此,与驻扎在此*队共同屯田,因而最初是屯田县。二是九岭山脉区域仍是孙吴的战略要地,为避免重蹈鄱阳郡覆撤,防止大山中的流民聚众闹事和内外勾结。三是经过与刘备和曹仁等几次战争,大量的有功将领需要封邑,将豫章郡的建城和上蔡两个区域广袤的县逐步分割,一举多得,最后由孙虑坐镇建昌候,统一钳制。

宜丰与阳乐同时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将县分割缩小,利于当时的局面。笔者认为,如果宜丰始建于吴大帝*武中,则应在三国吴大帝*武五年(公元年)。

又据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载:“东晋孝武太元中,并宜丰入望蔡。”该依据同样不知取自何处?目前能找到且有各县沿革记载的史料,如《太平寰宇记》和《舆地纪胜》等,均未记载准确时间。笔者从《晋书》中发现一条信息,或许能确定宜丰并入望蔡的时间和原因。

据《晋书》载:“(晋太元十年)冬十月丁亥,论淮肥之功,追封谢安庐陵郡公,封谢石南康公,谢玄康乐公,谢琰望蔡公。”历史上的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种,按人口数量分等级。此前,望蔡没有被封邑的记载,即使有封邑,也是在侯以下等级。《三国志》记载孙权的儿子孙虑被封建昌侯,说明当时的建昌仅是达到候级的人口数量。谢琰封为望蔡公时,由于之前已分割出了宜丰和康乐两县,望蔡人口数量可能达不到封县公的要求。因此,极有可能将宜丰和康乐两县的人口和土地重新并入望蔡,以满足谢琰的封爵。

图为晋太元十年望蔡县区域示意

历史上出现一个争议,康乐县一说在今宜丰境内,一说在万载境内,自清代乾隆起,就争论不休。不过笔者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宜丰自古就没有谢灵运的任何传说和遗迹,万载自古也没有陶回的传说和遗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说得通的就是谢灵运的康乐公封邑与陶回的康乐伯封邑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在宜丰博物馆现保存有一口北宋时期的元康观铁钟,其铭文上有“邑古康乐”,可说明最早的康乐县应在今宜丰境内,而非万载。

图为晋太康元年宜丰周边县示意

康乐原称阳乐,《宋书》载:“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清康熙《上高县志》载:“上高古名阳乐,县置在今城外北十里绕城舖,地名城围,故址犹存。”并特别注明:“与县旧志、瑞州府志载上高沿革稍异,今所考据殊确。”如《上高县志》所述属实,那么历代史料所载上蔡或望蔡又在哪里呢?同样说得通的就是,今上高县城区域乃是当时阳乐的范围,而阳乐县城在城围。而今,城围地名仍在使用,属上高,即今宜丰与上高交界处,离陶渊明故里直线距离仅八公里。

图为清雍正《上高县志》记载

图为上高大塘村城围位置

有人考证康乐故城在今宜丰棠浦高家村,还存有砖砌城门一座。北宋初年,以宜丰旧地置新昌时,当时的城墙还是土夯,一直到明代才有能力在土夯城两侧包裹城砖,千年前的康乐故城又怎么会有砖砌城门呢?受当时经济和人力的限制,晋时的山区小县城墙都是土夯,才更符合实际。轻率地认为在棠浦高家村保存至今的城门,是属古康乐,难以让人信服。

因此,此时的康乐应与宜丰一同并入望蔡县,满足谢琰封望蔡公的要求。而新的康乐则迁置在今万载罗城,封邑给谢玄,之后由谢灵运嗣袭,才有目前万载一直流传有谢灵运传说的现象。

东晋孝武太元十年(公元年),这应是宜丰第一次撤并的时间。

《梁书》记载:“(太平元年春)已亥,以太保、宜丰侯萧循袭封鄱阳王。”在南朝梁期间(公元-年),原晋时并入望蔡的区域又划出,重新置为宜丰,并封邑给萧循,这是历史上第二次置宜丰的史料依据。清康熙乙巳《新昌县志》载:“梁初复置宜丰”,符合《梁书》记载。只可惜没有具体的建县时间,笔者也无从考证。

随后,隋开皇九年(公元年),将宜丰、康乐、望蔡三县同时并入建城。唐初武德五年(公元年),又从建城析出宜丰、阳乐、望蔡、华阳四县,此时康乐又改称阳乐。武德八年(公元年),又将宜丰、阳乐、望蔡、华阳四县并入高安。宜丰等四县在唐朝仅存在短短的三年时间。

因历史上的置并和改名,带来许多不解之谜和无休争论。仅《太平寰宇记》中的一条记载“渊明故里。图经云「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就招来许多非议。认为存世至今的多个《太平寰宇记》版本中没有这条记载,遂判断非乐史原载,而是后人增入的。非议者只想到“增”的行为,而根本没有考虑“删”的可能。陶渊明完全被人们“偶像化”了,自古就形成陶渊明怎么可能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的观点,只能是柴桑人,又是陶侃的曾孙,才能配得起陶渊明这样的人物。为什么古人会把这句话增入到《太平寰宇记》?他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删”者目的倒很容易理解,而对“增”者目的,恐怕谁也拿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

图为《太平寰宇记》记载

宜丰的名称和历史充满了未解之谜,而破解这些谜团又使笔者乐此不疲。许多生息在宜丰的人们,对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不甚了解,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判断。在一些介绍宜丰的文章中,常出现宜丰之名来源于“炎凉适宜,物阜民丰”,相信读者在了解宜丰的一些历史后,对这种说法只能付之一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