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城矩塘余氏与ldquo十里五书院, [复制链接]

1#

“十里五书院,一乡两状元”的丰城市湖塘乡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湖塘乡位于丰城市西北部,北纬28度17分,东经度17分,面积78.06k㎡,东南接梅林镇,西邻董家镇,北靠隍城镇,西北与新建县松湖镇毗邻。乡以湖塘村而得名。西部处丘陵高阜,东部滨临药湖,湖塘水自西向东流贯中部。丰(城)高(安)公路横贯乡境,距赣粤高速公路梅林出入口7千米。

建国前夕分属燕山、慧灯两乡,建国初期分属燕山、虔溪、湖塘、赤岗、药湖五乡。年为燕山公社,年分为燕山、蕴含湖两公社,年合并为湖塘公社。年并入圳头公社,年12月恢复湖塘公社。年9月改为湖塘乡。年辖湖塘、廖家、东荆、凌上、虔溪、圳上、岭下、红湖、耸岗、雄庄、六坊、燕山、壕上、杨家庄、矩塘、洛溪16个行*村。

丰城市湖塘乡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有:(第四批)坑里村,(第五批)湖塘村、洛溪村、红湖村赤坑村、六坊村富塘村。

丰城市湖塘乡逢源书院

湖塘乡书院文华浓厚,素有“十里五书院,一乡两状元”的美誉,五书院是指林华书院(小华山岭下村,宋隆兴间胡氏建)、龙华书院(堎上村东,宋淳熙初胡文彬建)、潜峰书院(燕山村,元末朱隐老(字子方)和朱善父子兴办)、跃龙书院(虔溪村,清康熙三十一年邹仲登建)、逢源书院(雄庄村东,清道光三年熊业伦等八坊人士公建);两状元是指南宋宝祐元年(年)状元姚勉(学名冲,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自号雪坡。客籍,寄籍邹舍村名儒邹春谷家,娶邹春谷长女邹竹庄,续娶邹竹庄妹邹梅庄),明洪武八年(年)廷对第一(等同于状元,因是临时召试而非殿试,故未名列状元)朱善(字备万,号一斋,湖塘燕山村人,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恪)。

丰城知县徐清选作《逢原书院记》“院建于雄庄之阳,蟠龙、伏虎两山左环而右抱,小华屏峙于其前,双溪汇流于其后······斋舍凡八十间计,可坐生徒百数十人。建文昌宫以崇祀事,东建崇德、先达两祠,所以昭典型而志景仰,西建尚义、报功两祠,所以厚风俗而兴儒顽······始于癸未(年)之秋至甲申(年)冬而落成,命名逢原······倡捐者熊业伦、吕忠稷、熊志兴、朱世朴、谢国潆、谢皋、唐一夔、谢宗堒、熊永孚等义可嘉也,开记其名。”

湖塘乡的五座书院的老建筑如今早已不复存在,逢源书院也改名燕山中学,也就是如今湖塘中学的前身。

在湖塘中学东北有一个矩塘村,据版《湖塘乡志》载:“矩塘村又名北岸村、南岸村。东经。47’,北纬28。20’。余氏若川于唐同光年间(—)由广东韶关曲江赘此。村中有一口矩形塘得名。”与矩塘村相邻的,东北边有院下村,南边有观下村。

院下村东经。48’,北纬28。20’。在湖塘东北7公里之处,与梅林乡交界。余氏于清道光时(--)由本乡矩塘迁此。

观下村东经。40’,北纬28。28’,距湖塘东5.6公里。周氏于清初由本地紫微山迁来。由于村在石丛观下,故名观下。

末斋跟矩塘的渊源,源自浏阳茅冲余氏始迁祖守一公,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西乡八坊八十二都石崇观矩塘,于明洪武间迁来湖南浏阳。如今石崇观已经没有了,但在湖塘乡还有一个观下村。而在矩塘村大概仍有两千多余姓聚族而居。

丰城市湖塘乡矩塘余氏

矩塘余氏始迁祖诵公(字若川)于后唐同光年间(-年)从广东韶州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来到洪州一处“前有青山拱顾,后有绿溪护缠,西南有雷岭横空,东南有石丛仙迹”的地方教书授徒,因该地有“矩山之水流入方塘”,故得名矩塘。当地冷永春有一个女儿,便将女儿许配给了诵公。诵公在矩塘成家立业。后云游僧人司马头陀来到矩塘,诵公以礼相待,僧人说村中河流北岸是块风水宝地。并作一偈曰:“前空三十步,后空三十里。税钱百万贯,代代见曾玄。矩塘余氏地,旺气九十年。”于是诵公“筑室于北川之岸”,开山立派,称作北岸,余姓自此扎根于矩塘。

据丰城《矩塘余氏族谱》载:“余诵,荣三子,字公达,号若川。公韶州儒士,为省宁仲公于豫章后至丰城。因设教于西乡,冷公见其才德拔萃、气度雍容,遂以长女妻之。后遇龙门寺僧司马佗指示北崖川上之秀,因搆宅而居,遂为矩塘之始祖。有传并赞。子三:相、杕di、(三子未详)”这里的龙门寺僧司马陀应该就是前面提到的云游僧人司马头陀,那么司马头陀是何许人也?

司马头陀,原名刘潜,曾官至司马,故以之代称,头陀则为祖师出世之号,精通地理风水。据《江西通志》记载:司马头陀曾学习堪舆之术,历览洪都(今南昌)诸山,钦定佳穴余处,多有所验。而在元胡行简《樗隐集》卷四《矩堂诗卷序》中有“我余氏之先,异人司马潜为相宅,曰:子孙蕃昌,代有显人,即今矩堂是也,五百馀年于此矣。居第之前,有山相望,屹然独立,咸目之曰:方冈”。异人司马潜就是司马头陀刘潜。

到明洪武时,诵公十四世孙国汉公(字所安),其曾祖天成公是沅江学*,曾主修《矩塘余氏族谱》二修谱。当时的知县林元凯曾多次请国汉公到县衙从事,国汉公辞而不就,林元凯赐“颉颃徐孺”匾额。国汉公赘于余姓对门的刘氏,在“前有绿水可藏龙,后有青山能栖凤,东有社巷作屏障,西有李巷阻阴风,势若台阶,形如龙椅”的南岸开基。而在《矩堂诗卷序》中“前丰城尹林元凯见其胜境曰:矩者方也,塘以矩而冈以方名,皆可观法”,“所瞻之大父必诚先生文学节行,为世师表,尝为抚之儒学教授”。

矩塘余所瞻(祖父必诚)跟国汉公(字所安)可能是同一辈。丰城知县林元凯(即林弼,字元凯,元至正八年戊子科进士,福建龙溪人)。《江西通志》名宦卷载:“(南昌府)林弼,字唐臣,一字元凯,龙溪人,洪武初知丰城县,以文学饬*事,士高其行,民怀其惠,时方之卓鲁坐诖误逮至京,狱中上书诏释之,复为考功郎中(豫章书)”。

“南岸之胜,前列琴案,后坐高山,西有梅冈侍卫,东有矩水来同,案外则川源环绕,水口则峙立禽星,田陇之巷,华岭揖其前,东山随其后,左有巽水逆朝,右有舆梁作捍。社巷之地四山环聚,四水归身,势若燕形,巢如凤翼。”南岸与北岸相互呼应,几乎连为一体,因此矩塘村又名北岸村、南岸村。“余氏数居门第,堂屋屹然环列,或襟溪而回阳,或坐山而面水,或临流以挹秀,或障卫之森然,诚哉为亘古之鼎阅也乎。”如今余姓早就成为矩塘的主要姓氏。

八坊矩塘有以下余姓人物载于《丰城县志》选举卷:

余万全:明代矩塘人,以儒士官吏目(又作:以儒士举岳州知府)。

余濂:字逢源,明代矩塘人,洪武辛未以例贡授南昌县教谕。

余潮:字永思,明代矩塘人,洪武十六年授湖广柳州宜章县县丞升授和州牧。

余澄:明代矩塘人,驿丞。

余滚:明代八坊人,驿丞。

余楠:明代矩塘人,驿丞。

余録芳:八坊人,乡饮,叶尹敦请。

余铭润:八坊人,乡饮,叶尹敦请。

清道光三年(年)熊业伦、吕忠稷等八坊人士捐建的逢原书院,不知跟明洪武时南昌教谕八坊矩塘人余濂(字逢源)是否有些渊源?

《课子诗》余良弼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在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末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