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家的路有多长这对父子一个在老家,一个在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盛锐通讯员刘小惠

今天(1月25日)是李东回家的日子。

之前,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接到了余杭区公安分局打来的通过生物检材技术比对,已经确定了李东的亲生父亲。

离家22年的李东终于可以回家了。

“我真的可以回家了?!真的吗?!”听到找到父母的消息后,李东嘴里不停重复着,在得到确认的答案后,他双手捧着自己的脸沉默了许久,泪水抑制不住……

22年前,探亲路上意外走失

根据警方提供的信息,李东原名熊沱林,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市的农村里。

他父亲熊生龙在40多岁才生下他。

尽管家庭条件并不好,但父母还是非常宠爱这个调皮的“老来子”。

22年前发生的事,让熊生龙终身难忘。

李东跟着母亲去外婆家,但在第二天上午熊生龙赶过去找他们的时候,外婆却告知,母子俩根本就没来过。

熊生龙大脑一片空白,“当时我想的是,他妈妈患有精神疾病,会不会在路上发病了?当时年仅5岁的儿子不认识回家的路……”

为了尽快找到老婆儿子,熊生龙第一时间赶到派出所报案,还拖上亲朋好友四处寻找。从自己的村子找到隔壁的村子,再从隔壁的村子找到县城,还是一无所获。

接下来的日子,对熊生龙来说就是:寻找,等待。等待,寻找。

但凡听到哪里找到孩子,熊生龙就会千方百计地赶过去。然而,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22年间,熊生龙寻找的足迹踏遍了江西,耗费的金钱也让这个被悲伤笼罩的家摇摇欲坠。

流浪12年,福利院给了他第二个“家”

22年前的走失经过,李东已经想不起来,走失后的流浪生活仍有部分记忆留在他的脑海。

李东说,他在北京住过,他的“朋友”会带他一起“玩”,他们经常吃睡都在网吧。后来,他辗转流浪到杭州,既没身份证也没一技之长的李东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平时也只能睡马路、睡桥洞。

直到年被安置到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漂泊了12年的李东终于有了可以暂时的“家”。

“刚来福利院的时候,他脾气很暴躁,经常跟室友吵架打架,很不省心。”市一福院护理科工作人员叶利群对李东印象特别深刻。

她记得,有一次在查房的时候发现李东不在房间,找遍所有房间,再翻看监控后,才知道他翻墙离开了福利院。8名工作人员找了10个小时,最后在一家收费站旁边的小路上发现了晕倒的李东。

回到福利院后,工作人员帮他检查身体、洗漱、喂饭,一直不愿交流的李东留泪了。

“我只是想家了!”

从那以后,李东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不仅对身边的小伙伴友好了,也开始帮助工作人员干活了。

李东一直参加福利院康复课堂的学习,他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老师孙勇和绘画老师郭柠。因为孙老师经常陪他锻炼身体,郭老师经常跟他聊天,在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开解他。

一晃眼,李东就在福利院住了10年。

DNA比对成功,团圆之路一波三折

虽然李东出逃回来后没有再说起回家的事,但那句“我只是想家了”,工作人员一直都记着。

年起,市一福院委托杭州公安开始为部分服务对象进行生物检材工作,目的是让渴望回家的服务对象DNA样本数据进入全国联网的DNA数据库,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团聚。

年1月,市一福院又集中安排了名服务对象进行生物检材技术比对,李东就在其中。

年9月16日,余杭区公安分局通过两次生物检材技术比对,确定江西省丰城市尚庄街道北坑社区边下组熊生龙就是李东的生物学父亲。

22年,李东“回家、见爸爸”的梦终于要实现了!

然而,回家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市一福院通过前期了解,李东父亲熊生龙已经72岁,是当地特困供养户(分散供养),母亲赖秀娇在年与李东一同走失至今,仍处失联状态。

“爸,我想你,我想回家……”当电话打通的时候,李东不停地重复这句话,但电话那头的熊生龙满怀期待却又无可奈何。

和儿子团圆无疑是熊生龙此生最大的愿望,但是回头想想现实,年老体弱、经济困难,还要抚养一个患有精神残疾三级、智力残疾三级的儿子,熊生龙犹豫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熊生龙给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打去了电话,他说他想福利院帮帮他,虽然他没有能力抚养儿子,但在有生之年仍然希望儿子能回故乡,自己能跟儿子团聚,“哪怕不能天天和儿子在一起,能经常看到他也好的。”

为了解决熊生龙的困难,并保证李东回家的生活质量,1月7日市一福院社工科工作人员联系上了江西省丰城市民政局,反映了李东父子的情况并请求协调解决李东回乡安置的问题。

丰城市民政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快速给出了解决方案,将李医院,既方便熊生龙经常去看望儿子,也解决了父子俩的后顾之忧。

今天上午8点,李东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临行前,他一一和照顾了他十余年的工作人员拥抱告别,“我会想你们的,放心,我也会好好的。”回家的车上,工作人员还贴心的给李东准备了年货。

经过近9个小时的车程,李东终于见到了父亲。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再见儿子一面。”

李东倚靠在父亲怀里泪如雨下,他紧紧地抱住父亲,迟迟不愿放开,“爸爸,我想你……”

22年的等待,这份亲情终于续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