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北洺河铁矿向备件国产化要效益
核心提示
北洺河铁矿坚持走设备引进和进口备件国产化双轨之路,以科技创新带动备件国产化,自2001年起,经过刻苦攻关,使全矿21种、共112件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累计创效87.88万元,占全矿创效总数的10.12%。
□ 通讯员 郝明江 本报 刘永龙
自2001年起,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北洺河铁矿相继引进采、掘、中深孔设备3个品种共计10余台,使全矿主要采掘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进口设备的高性能提高了采矿生产能力,但其运行维护所用进口备件也无形中给铁矿生产带来了极高的成本负担。
为此,该矿组织技术人员向“洋设备”发起挑战,通过对设备备件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使全矿21种、共112件进口设备备件实现了国产化。通过使用对比,国产化备件性能达到了进口件的86%以上,但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50%以下,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升了设备支持保障力。
自主创新是出路
北洺河铁矿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座生产铁矿石240万吨,铁精矿115万吨的现代化地下矿山,全矿进口设备占全部生产设备总投资的48.04%,其中,多项大宗设备是整机引进,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相比较,具有作业效率高、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这些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铁矿保持高水平生产能力的需要,但其随机备件少、进口备件价格昂贵、订货周期长等棘手问题也影响着铁矿生产的正常运行。
“如何破解进口备件带给铁矿生产高成本负担的困局?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自主创新,谋求进口设备所用备件的国产化。”矿长李庆倩在接受采访时说,进口备件实现国产化是降本增效,降低检修维修费用、促进直接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途径。同时,进口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一些设备的关键易损备件“千金难求”,这也是备件国产化的必然选择。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可以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引进设备备件实现国产化,是企业节能降耗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是关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