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几年前,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破圈,让我们看到国宝永流传的秘密。那些一辈子和历史对话的人、那些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始终被世人由衷地敬佩着。“中华仿古第一人”*云鹏就是这样值得尊重的大师。
10月5日,“釉见·古瓷风华——景德镇皇窑*云鹏大师艺术作品展在阪急四楼的尚合院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鹏给我们带来了上百件影青、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历代官窑仿品及原创精品。
古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的瑰宝,曾经一次次撼动全球的目光。*云鹏,被业界誉为“中华仿古第一人”,他仿制的官窑或者新创的作品多次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收藏。本次展览以元明清不同年代来展陈,元青花*谷子下山图罐、明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斗彩鸡缸杯、清乾隆粉彩九桃纹天球瓶……这些原本深藏于博物馆里的御瓷“新文物”如今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宁波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母亲瓷青瓷的发源地,又是唐宋海丝之路的启航地,可以说和景德镇有着同样的陶瓷血脉。”*云鹏对于这次展览落地宁波充满情怀。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云鹏
*云鹏,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市石滩镇,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在景德镇陶瓷馆从事古陶瓷研究与仿古瓷等工作。说起这份缘由,他告诉记者:“当年,陶瓷大学学校周围都是古瓷的窑址,我就跟着陶瓷大学的老师们一起捡瓷片,看到这么漂亮而有古韵的瓷片就爱上了,心里想我应该为古瓷做点什么。“
从此他就把一辈子奉献就给了中国古瓷,迄今已经整整61年,他说:“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并成为自己的使命。”直到今天,他还坚持着每天超过8小时的工作量,他的休闲时光就是交叉工作,换一个工作内容当作休息。
半个多世纪,他凭借着对古瓷器的满腔热爱,学习文献、调查窑址、研究历代制瓷工艺和古瓷实物,不仅撰写出版过约20篇专业论文和专著五册,其中《中国陶瓷丛书·景德镇民间青花瓷器》、《*窑说瓷》、《元青花探究与工艺再现》在业内影响较大,有的三次再版发行数达两万余册。他还从匣体、垫饼、垫渣,到窑炉、作坊、瓷片反复试验,成功恢复了景德镇御窑多项濒于失传的传统工艺。破解了历代泥釉和青花、釉里红釉上五彩颜料的配方,复制精仿了自盛唐五代至宋元明清时的影青、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颜色釉等历代官窑品及民窑精品。
不仅如此,他凭借深厚的美术基础,在创作中坚守“融古创新”、“外师造化”、“写瓷悟道”;作品追求形神兼备、自然、灵动、文气,所以他笔下的鱼藻、花鸟、山水等瓷艺作品均以简约、空灵、鲜活、趣味横生为特质。他的仿古瓷和陶瓷新作均深受藏家追捧。
山川、古人、藤蔓、花枝,宝相、璎珞、鳜鱼……他的作品延续着千年的文脉,承载于瓷器之上,如今81岁的*云鹏依然精神矍铄,充满能量,他告诉记者:“仿到与实物一模一样。不仅要按照古代的制瓷工艺,更要和古人对话,才能达到精气神的合一。”
瓷不惊人死不休
“我要做到瓷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他经常说的话。记者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这份无与伦比的魅力。“今天的*窑,未来的文物。”是他给自己作品的定位。
年在伦敦佳士得的一场拍卖中,“元青花*谷子下山图罐”以多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4亿多元),拍出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记者在元青花展陈序列中看到了*云鹏复制的这个惟妙惟肖的作品。此罐主体画面描述了孙子之师傅*谷子(号王诩)形如战神的非凡之态,手举*谷战旗,同仇敌忾,苏代骑马回峰,一副焦急而又必胜的神态,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其构图、形神、笔意、瓷质、造型等古意盎然,生动传神,不愧为“天下第一元青花“。
仿元青花*谷子下山图罐*云鹏
“年我就开始元青花的古瓷复制。其实早在年就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