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今天是母亲节,是全天下母亲的节日。中华上下五千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善事父母”看作是道德的根本和核心,看作是一个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人们常常以是否“孝顺”作为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善。孝之文化绵延了几千年,在浙江大地上,这几处地名还流传着“孝”的故事。
“义乌”传说——颜乌喂蚊
秦王*二十五年(前)始建乌伤县,属会稽郡。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卷十:“东阳颜乌以孝纯著文,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志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欲令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置县而名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章其行迹云。”清嘉庆《义乌县志童楷序》:“邑以乌名,志孝也。”
在民间,这个传说是这样的。相传秦时,距东海西公里的于越境内,有一对颜姓父子,父亲名叫颜凤,儿子叫颜乌。两人从山东避乱南下。有一次,颜乌在行乞途中发现了一个小岩石洞,冬暖夏凉,就和父亲住了进去。夏天,岩石洞内的蚊子渐渐多了起来,聪明孝顺的颜乌每天傍晚总是先将父亲背到洞外乘凉,然后他自己回到洞里,赤身裸体躺下,吸引那些蚊子咬自己。
过了个把时辰,等蚊子饱食后都心满意足地“撤退”了,颜乌才起身把老父亲背回洞中睡觉。颜乌的孝顺行为感动了栖在岩洞口的一窝乌鸦,这些乌鸦见了蚊子就吃,后来洞中的蚊子竟没了。颜乌有时要饭回来,也会省下一点食物来喂给乌鸦吃。父子俩和乌鸦竟成了好邻居。颜乌的父亲死后,成千上成万只乌鸦朝颜乌父子飞来,每只乌鸦的颈上都围着白色的丧圈。乌鸦在颜乌父子的头顶上转了几圈后,又向西北方向飞去,它们从1公里外的*土地上衔来泥块,堆放到颜凤的身上……傍晚时分,乌鸦筑起了一座高高大大的坟墓。
后来孝子颜乌死后,乌鸦又在其父坟墓旁衔土葬之。人们在这里建起了祠堂,称为孝子祠。为了纪念那些筑坟受伤的正义的乌鸦,人们把这一带地方叫做乌伤。秦始皇平定江南后,这里建县名“乌伤”,公元年,称“义乌”。
如今,义乌已成为全球闻名的小商品之都。从这里出口的小商品,源源不断销往海外上百个国家。
金华孝顺镇
孝顺镇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据《孝川方氏宗谱》载,其地旧名孝川,以孝子许孜庐墓及三川得名。北宋称孝顺镇。元置孝顺驿。明、清称孝顺市。民国复称孝顺镇。
相传,三国时孙权暗访到这里,曾在一农户家过夜,这个农户家的儿子是孝子,自己已经饿得快要晕了,还要把最后的番薯留给了母亲,孙权看了感动不已,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孝川”,后更名为“孝顺镇”。
金华*店镇“三子拜母山”
*店镇一带在古代属望云乡,宋宣和五年改名纯孝乡。纯孝乡之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出了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宋宣和五年,金华郡守范之才呈奏朝廷,将其列为三贤。宋咸淳四年,兰溪知县沈应龙又奏请于朝廷,建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由此,望云乡也改名为纯孝乡,其尊老、敬老、养老的纯孝之风流传至今。
历史上的三孝子,如今已成为美丽的传说,人们一提起三峰山,三子拜母的故事就历历在目。三峰山上有大峰,大峰下面有三个小峰,如三子拜母。故三峰山,又称三子拜母山。三峰山便成了儿子服侍母亲永恒的形象。
金华彩衣堂村
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彩衣堂(金华先民传)在县柱杆山阳,乡人范安(范宠)作堂以悦其亲,金仁山为书匾,今堂废匾存相传堂毁于火,而书匾于先数日自坠获存,谓有默护之者,村名由此而来。彩衣堂建于元初,太平天国时被烧毁,次年改建二进。
“彩衣堂”这个村子的名称是因范氏孝子而来的。相传宋元年间,彩衣堂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名叫范宠。他孝敬父母双亲,每天端饭送菜沏茶,自不必提。夏天他总是打着赤膊,扇掉父母床上的蚊子,以便使父母少受蚊虫叮咬;冬天,他就先入床,把父母的被窝烘热,再让双亲暖烘烘地入睡。
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孝子已愈三十大龄,也未娶妻,他生怕娶了媳妇会疏忽对双亲的照料,更怕媳妇不会像他这样服侍体贴双亲。别人来提亲,他总是回避以示婉拒。
父母最晓得自己儿子的心思,老是劝说,儿子总听不进去。日子一久,两老人心事重重,为愁媳妇身子渐觉消瘦,而愁眉不展。
这下可把孝子急坏了,东拼西借,到处求医问药,为老人治病,终不见效。有一天,他想出了个主意,穿上了一身花衣服,跑到双亲面前摸爬滚打,一会儿装小孩嬉笑,一会儿手舞足蹈,逗得两老人眉开眼笑,合不拢嘴。老人少了心思,毛病自然减轻。
后来,孝子还是经不住父母双亲的再三劝说,最终还是娶上了媳妇。
这为媳妇由于受丈夫的感染熏陶,看到丈夫对待公婆如此孝心,每天也像丈夫一样,给两位老人洗脚、擦身、洗换衣服、端茶送饭。于是人们天天能见到孝子的媳妇提着一篮衣服和菜去塘里洗。
因为在这以前,这个村子没有村名,金仁山来这里教书,村里的人要求金先生起个村名。金仁山答应了村人的要求。他正在踱步思考时,恰巧孝子的媳妇拎着一篮菜和衣服,往家中走。金仁山顿时大悟心中一亮,忙提笔写了“彩衣堂”三字。开始,人们并不了解“彩衣堂”三个字的意思,经金仁山一解释,说:“彩衣既有孝子穿彩色衣服逗乐父母的意思,也有孝子媳妇天天去塘边洗衣洗菜的意思。“彩”与“菜”的谐音,“堂”和“塘”也是谐音。”村里人听了都拍手称好。
后来,人们就把金仁山提的“彩衣堂”做成匾额,挂在村头大厅上,有一次,大厅被烧毁,但奇怪的是那块金仁山提的匾额却完好无损,甚至被烟熏的痕迹也没有。自此,彩衣堂孝子夫妇的美德与彩衣堂的美名永远流传于世。
湖州孝丰镇
《孝丰县志·刘志》称:“乡里之名,沿自宋明”。乡以下为图,图之制起于南宋。同治版《孝丰县志卷三·乡区(85-86页)》:孝丰乡,乡里名沿自宋。是为文献曰其名可查者。孝丰镇以“孝”为名,“丰”者,多也。
这里是原孝丰县治所在地,也是最早安吉县治所在地。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年),始建安吉县时,县治在此。相传孝丰历代出孝子,故得孝丰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天赐金、孟宗哭竹冬出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于此。故得名孝丰。孝丰镇历史上称孝景镇,年新四*驻孝时,曾称孝景市;年前后称苕源镇,同年秋改属城郊区;年春,称城关镇;年10月安吉、孝丰两县合并,安吉县人民*府迁递铺镇,本镇改称作丰城镇;年恢复历史名称孝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