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丰县曾流传一个说法:“东程西蒋、南李北孙。”说的是丰县城东城西城南城北有“程、蒋、李、孙”四大姓。最近省市县相继成立了“谱牒文化研究会”,在此大背景下,拙文就“东程”的源流发展,历史趣闻进行整理探讨。
《四箴堂·丰沛砀程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记载:丰县程氏源远流长,从世系演变上可分为上,下两个世系。得姓始祖为周代程伯符,世居广平(今属河北省)仕周成王,献三瑞“井中之玉、泰山之车、双穗之禾”有功,封伯爵,国号“程”国,遂以国为姓。程伯符是程氏的上世系一世祖。下传78世至北宋教育家、哲学家程颐,上世系结束。因此程颐是丰县程氏源流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他既是上世系最后一位先祖,又是下世系的丰县程氏一世祖,丰县程氏是程颐的嫡传子孙。
对于“下世系”,族谱中写道:“程颐的时代(宋代)科技已发达,印刷术、造纸术已臻于成熟,文化传播超前普及,民间修谱撰牒,蔚成风气。吾族下世系传承,文献有载,世系分明,脉络清晰,堪为信史”。丰县程氏认为下世系的源流发展,是清晰有据,是真实可靠的。
程颐为河南嵩县人,嵩县处洛河之阳,伊水之阴,为伏牛山区一小县。自从出了程颢、程颐兄弟而名声大噪。原建有“二程祠”,“二程故里”也成了旅游景点。程颐次子程端甫随宋高宗南渡(时金兵灭了北宋,宋高宗赵构率百官*民人等南逃)居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传三世至程沛。宋孝宗26年,金国已失势。宋*收复*河流域大片土地,程沛遂回河南怀州(今河南省博爱县一带)讲学。并定居博爱县西金城村。可见程颐的后代仍是“书香门第”,文化教育的传承没有中断。程沛在西金城传五世至程耀,程耀生了五个儿子:长子庆先留守西金城,次子庆光因讲学迁居彰德府(今河南安阳),三子庆魁迁居程卜昌(博爱县属),五子庆元迁居西阳邑村(博爱县属)。而四子程庆林,河南与丰县的族谱均记载:“赴丰县讲学,阻于元未之乱,遂定居丰城东郊10里程老家村,是为迁丰始祖”。
丰县程氏的“四箴”堂号,源于孔子的四句“箴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程颐后来在《视箴》、《听箴》《言箴》、《动箴》四篇著作中详细阐述并发挥了孔子的四句话,说明了“四箴”的意义和要求。丰县程氏以“四箴”为堂号,一是缅怀先祖,二是期望族人加强道德修养,以“礼”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反躬自省、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程姓尚有“立雪堂”(取“程门立雪”之典故),“广平堂”(得姓始祖程伯符世居之地),忠济堂(上世系程婴救孤封忠济王),理学堂(程朱理学),二贤堂(颢、颐世称二贤)等共计三十多个堂号。
丰县程氏修撰族谱,总计已有五次。初修于清代道光十二年(年),于丰城东10里房庄,由秀才程步月牵头。复修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年),于丰城东8里渠桥村,由武进士程景唐、程元彬叔侄主修,丰县早期同盟会员程觐光、秀才程雍化主稿。三修于民国十八年(公元年),于城东南20里大程庄,由乡绅、秀才程宪臣与号称丰县“第一大老执”的程心一任主修,觐光、雍化仍任主稿。四修于年,在丰沛砀程氏的发轫之地程老家。四修距三修时间跨度56年,经历新、旧两个时代。
五修则于年,在丰城。从初修到五修,历经两个多世纪,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其中大程庄修谱,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在这次之前,尚不知迁丰始祖为谁,“源”自何处。甚至以为也和全县大多数姓氏家族一样,或源于明初“洪洞移民”,或是明初的“*屯”。程景唐在二修族谱序中说:“但我迁丰之族,未有族谱,问先祖之履历,或曰讲学,问先祖之年代,或曰元未,然名讳不知,世系莫详,坟前之碑只曰始祖到丰之墓而已。”所以一修二修,只是按照现有资料、现实情况,记载下了当时的人口衍布状况,未曾探得真源。直到一次偶然事件,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觐光、雍化在三修族谱序中写道:“适有河内县(今博爱县)西阳邑程法芝、程法轩在丰贸易,秉良(清贡生,仗义疏财,排难解讼,尊师重教,有大过人者)公与之谈及修谱一节,深以来祖失传为憾。法芝、法轩曰,吾西阳邑之谱,载迁丰一支,正在元未。秉良公遂跃然起曰,若然,莫非先人在天之灵,使吾二三人相会于此耶!及赴西阳邑请谱一观,昭然若揭,乃知来丰之始祖,讳庆林,伊川祖程颐十一世孙也。当欲召集族众拟为改修……由此上推,至颐公十一世,世世无间。吾支谱修成,不惟可与(河南)五房支谱同共贯,即(博爱县)西金城、程卜昌两地亦可合修一谱,如百川汇海,上有所统,下有所承,可谓探源星宿矣......
丰县人与河南人的一次邂逅,解决了万余丰县程氏族人的来源问题。程庆林迁丰迄今,已六百余春秋,生生不息,瓜瓞连绵,蔓延至以程老家、张五楼为中心的十数个村庄,因地处丰城之东,所以世称“东程”。幼时常赶张五楼集,家中长辈总是交代:到集上一定要讲礼貌。因为集上无论买的卖的,十个里头有九个是姓程的本家。以后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逐步向四周辐射。按最后一次修谱(年五修族谱)统计,现已发展到丰、沛、砀三县(单县、济宁、夏邑、曹县也有一小部分)83个村庄,男女老幼人口总计两万左右。
图:来自网络文:老干部